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用夢想重塑城市


書名:1%的可能
作者:李明博
出版:台灣達觀
日期:2006年10月

現任南韓總統李明博最近在政治上碰得焦頭爛額,甚至整個內閣需要集體請辭,其支持度由原來接近八成暴跌至二成。長此下去,恐怕其總統位置都難以保住。

但李明博還未當上南韓總統以前,就曾經擔任首爾市長。那時候,他是一顆璀璨的政治新星。加上他出身自貧窮的農民家庭,自少勤工儉學,發奮學習,年紀輕輕就攀上了企業社長的高位。其後又展開其政治生涯,擔任過國會議員,又在劣勢中贏得了首爾市長的位置,是一位典型的CEO式的領導人。在他擔任首爾市長期間,他實行了一個 “不可完成的任務”,就是“清溪村復原計劃”。該項計劃需要拆毀每天汽車流量高達十七萬次的高架天橋,整頓整個複雜、混亂和骯髒的清溪村舊城區,並把這個首爾市內最大的腫瘤連根拔起,恢復幾十年前小溪蜿蜒清澈的優雅環境。但這項計劃受到全市接近半數的市民群起反對,最後李明博利用CEO的管理智慧,終於把這項計劃做到完工。媒體驚訝他堅強不拔的鬥志的同時,更佩服他那無論如何都要幹出成績來的決心。終於清溪村復原計劃在一片反對聲中展開序幕,最後在一致的鼓掌聲中竣工。

有朋友可能會很疑惑,人生究竟為了甚麼呢?就好像李明博一樣,好不容易當選了首爾市市長,居然堅持要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花了多年時間與異見分子糾纏到底又是為了甚麼。原因很簡單,因為李明博有一個願景,就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條小小的溪水。所謂溪水,並不僅僅是流動的水。我們在那裡度過的時間,好像不只是流逝而過的時間,童年的記憶支配著人們的靈魂。為了這片土地上的夢想之樹,想讓它茁壯地生長在清朗的溪水溪……。”正正因為李明博有這樣的一個願景,於是他致力復完清溪村,以環保、文化和夢想作為解決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的答案。結果,李明博在只有1%的可能下成功了。

李明博最讓人感動的就是他那誠意,他在書中教授了自己如何讓反對的人動心的竅門,那就是“不要害怕反對”、 “包容意見不一致的人”和“10次不行,那就100次”。李明博非常明白,凡事都沒可能獲得100%的贊同,只要有10%的支持者就很好,因為你應該要抱著還有90%的反對者最終可能成為你的後援的樂觀態度,成功與否在於你能否以誠意打動反對者而已。李明博用人也有他的一套準則,他認為意見未必一樣,卻並不意味不能共事,懂得包容對方的言論,接納別人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步調才是團隊合作的關鍵因素。李明博亦都明白,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勸退清溪村那些長期商戶的問題上,他堅持走10次不行,那就走100次,遊說10次不行,那就遊說100次好了,就是這份傻勁,讓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他的市長任期內完成。這個本來亂象頻生的老城區,居然變成了:“清溪川流淌的不是漢江之水,而是文化,讓人們可以邊走、邊想、邊感受;如果來到清溪川,隨時都能欣賞到音樂會、舞蹈或滑稽劇……”

管治一個城市,並不只有政治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要講求“夢想+決心”,同時又要尊重這個城市過往發展的軌跡。領導者要有願景,要給市民指點城市發展的方向,這樣才能成功。誠如台北市長郝龍斌所言:“所有的創新構思應循著城市原有的歷史脈絡而行,才能保有原有蓬勃的生機;反之,如果都市更新切斷了這個脈絡,等於拔除了其人文根基,失去了記憶也等於失去了方向。”李明博的清溪村復原計劃向世人展示了一次成功的範例,台北市長覺悟了,我們的領導人們又可以在這本《1%的可能》中找到甚麼啟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