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明信片中的澳門


書名:明信片中的澳門
作者:利冠棉、林發欽
出版: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日期:2008年5月

由利冠棉老師和林發欽老師合編的《明信片中的澳門》經已出版。根據吳志良博士在〈總序〉中披露,該書是《圖說澳門》叢書的第一炮。他指出《明信片中的澳門》“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圖文並茂”,“既為澳門歷史文化鄉土教育創造有利條件和奠定堅實基礎,又令澳門歷史更加立體、形象、可親、動人”。

該書收入近330張的明信片,大多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澳門明信片。這些明信片由林發欽的老師利冠棉先生的藏品。據說他是一位低調的收藏家,2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保留了逾千張明信片,該書收入的就是從千多張明信片中精選出來,可惜非常珍貴。

編者把明信片分十大部分,分別是“澳門半島全景”、“關閘”、“澳門海岸”、“澳門廟宇”、“澳門教堂”、“澳門街道”、“澳門公園”、“澳門生活”、“澳門軍事”和“澳門之最”。這些古老的明信片,見證了這些年來澳門的變遷。雖然其中大部分的景點已經“面目全非”,但這本書卻能夠讓我們這一代澳門人對這個小城認知更深。一張一張的明信片,就像一步一腳印,那是澳門發展的重要見證。

明信片中承載著澳門人的集體回憶:十六浦碼頭前的巴士總站、穿梭路的雙層巴士、老榕夾道的西灣長堤、來往港澳的“德星號”、“東山號”和“佛山號”、華麗堂皇的“海上皇宮”、殖民象徵的美士基打像、熙來攘往的火船頭街、令人懷念的工展會情況……一張張明信片,承載著一個個有關澳門這個小城的故事,串連起來就是這個城市的發展史。

林發欽老師認為“在資訊日益劇增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每天要接觸大量不同的資訊,對抽象的文字往往望而生畏,直觀形象的圖像卻越來越受歡迎”,故此這本《明信片中的澳門》就是很好的嘗試。透過“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模式,把澳門歷史發展呈現在這部作品之中。林老師相信“只要善用這種圖像,‘寓圖於教’就能為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機”。

在資訊日益劇增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每天要接觸大量不同的資訊,對抽象的文字往往望而生畏,直觀形象的圖像卻越來越受歡迎,以致出版界近年出版了大量圖文並茂,甚至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有人因此將我們所處的時代稱為“讀圖時代”,顯示圖片在當代世界作為傳播媒介已越來越重要。如果我們從教育角度出發,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圖像既然是人們樂於接受的媒介,那麼只要善用這種圖像,“寓圖於教”就能為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機。

各位讀者,無論你是外地的旅客,抑或是澳門的居民,這本以“景象類別為經,時間先後為緯”的《明信片中的澳門》,應能為你提供“一扇認識昔日澳門的窗口”,從而更了解澳門,更鍾愛這塊成長的土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