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我們活在被抹平了的世界


書名:世界是平的

作者:湯馬斯.佛里曼

出版:台灣雅言文化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的《世界是平的》深受讀者喜愛,就連比爾蓋茲也多次誠意推薦。這部論述全球化的著作,作者是被譽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新聞記者湯馬斯•佛里曼。他的文體自成一家,寫作能近取譬,筆觸饒富趣味。篇首他給讀者開了一個玩笑:「小時候我常聽爸媽說:『兒子啊,乖乖把飯吃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沒飯吃。』現在我則說:『女兒啊,乖乖把書唸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你的飯碗。』」三代的對話笑中有淚,在全球化的今天,競爭空前激烈,無論你是美國人、中國人、印度人、抑或是澳門人,已經沒有甚麼固有優勢可言;想要脫穎而出,靠的就是實力加創意。

佛里曼把全球化發展分成三大紀元:第一紀元(「全球化1.0」)起自1492年哥倫布揚帆西行那一年,它「把世界由大尺寸縮成中尺寸」。這段期間勝敗關鍵「取決一國的國力強弱:多強的武力、馬力、風力、後來的蒸氣動力,以及有效運用的方法」。第二紀元(「全球化2.0」)從1800年持續至2000年,它「把世界從中尺寸縮成小尺寸」。這段期間「推動變革的主要行動者與整合驅動力是跨國公司」,經由早期「東印度公司開道,再加上工業革命的推波助瀾」,到後來科技的日新月異,「洲際之間的貨物與訊息流通始見規模,足以構成一個全球性的市場。」第三個紀元(「全球化3.0」)自本世紀伊始,「世界從小縮成微小,競賽場也鏟平了」,個人的力量開始抬頭。如果我們說「1.0」時代推動全球化的力量來自國家,「2.0」時代就是企業,而「3.0」則是個人。在抹平了的世界,決勝的關鍵已經變成了個人實力的比拼。佛里曼告訴我們「只要有寬頻,只要有雄心,不管你在哪裡,都不會被邊緣化。競爭的立足點變平等了,小蝦米和大鯨魚可以平起平坐了」。

要在被抹平了的世界保持競爭力,佛里曼認為不二法門就是教育。他在第六章〈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孩子有競爭力〉明確指出,哪些人絕對不會被別人取代:「太特殊」、「太專業」、「太懂得深耕」和「太會調適」。他認為如果你沒有米高佐敦那麼特殊,也沒有比爾蓋茲那麼專業,「你得有意願,不斷充實自己的技能、知識、專業,這樣你才能保持創造價值的能力」。佛里曼在第七章〈如果你的國家再不好好拼教育〉裡指出,即使連老大哥美國也感到嚴重的危機,因為「美國在全球市場中競爭,一向是憑人民的創新力,理工人才的培育對國家競爭力來說關係重大」,可惜今天令美國政府憂心的是,「接受理工教育的美國公民正愈來愈少,需要理工知識的工作數目卻愈來愈多」,美國需要借助世界各地的人力資源,而這正好促使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大大加強其國民教育的力度,培育更多更專業的人才。根據「國際數理研究趨勢」(TIMSS)指出:「亞洲國家的數理A級生佔比最高。像新加坡八年級生當中,有44%在數學拿到A級,台灣為38%。美國則只有7%。」在抹平了的世界裡,美國已經沒有從前的優勢了。

我們已經邁進了一個新紀元,全球化的步伐早就把世界抹平。我們今天面對的競爭並不只是來自自家城市的公民,而是整個地球村的公民,箇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故此,如果我們還未認清世界已被抹平的事實,著實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搞不好我們就要成為最早被世人淘汰的一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