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于丹《論語》心得


書名:于丹《論語》心得

作者:于丹

出版:台灣聯經


2006年,于丹在央視節目《百家講壇》跟全國老百姓暢談閱讀《論語》心得,大受歡迎。期後于丹把講稿付梓,出版《于丹《論語》心得》,首五個月內大賣四百萬冊,又打破了國內單日最高銷售的紀錄。這部作品榮獲國內去年十佳圖書,亦榮登新浪圖書風雲榜第一名。

近年國內掀起一陣追求經典的熱潮。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孔孟經典卻又文簡意賅,于丹又是能說慣道的好老師,文章又寫得通俗易懂,大道理往往從小處入手,頗受一般大眾歡迎,雅俗共賞。

全書共有七篇,于丹暢談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些篇章,看題目好像很偉大,很艱深,于丹卻從感悟入手,以精簡淺白的語言,配上恰到好處的詮釋,安插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從而啟發讀者,打動讀者的心。

于丹怎樣詮釋經典?讓我們看看她的肺腑之言:

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經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令人敬畏到頂禮膜拜,而恰恰在於它的包容與流動,可以讓千古人群溫暖地浸潤其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歸的價值。所謂“道不遠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聖賢從來不拎著晦澀艱深的典故嚇唬人,也從來不堆砌詰屈聱牙的言語麻煩人。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慌慌地問:“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益發淡定,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個世界上的簡單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它們從不表現為一種外在的灌輸,而是對於每個心靈內在的喚醒。

于丹閱讀《論語》,往往心有所感,於是化成心語,跟觀眾讀者分享,不乏醒句。談到夫子恕道,她說:“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論及驕傲,她說:“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至於孔子談論處世待人,她則認為:“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

于丹認為,“《論語》中的簡單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塵埃,正緣於它能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會過多而倉皇。”
她不是注釋經典,重點在於“覺悟”。“受益的人也許‘覺’在某一刻,怦然心動,醍醐灌頂;也許‘悟’在漫漫歲月,用一生的歷練完成一次不可複製的解讀。”

我們大可以視這部《于丹《論語》心得》為一柄鑰匙,一柄打開二千多年經典文化的鑰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