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海沙咖啡的最後一夜


那天晚上,我和妻到了海沙咖啡,一心要見證它的最後一夜。可惜,大閘深鎖,門口張貼了一張告示: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
但我已然飛過。

泰戈爾

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

Tagore

老闆J仍然是那麼率意,那麼瀟灑。四年來的經營,本來就應該萬般不捨;結業的最後留白,居然是泰戈爾的淡淡的哀愁。

四年前,J位處高薪厚職,是那種每天坐在辦公室百無聊賴、虛度光陰卻能領走薪水豐厚的優差。某天午後,和煦的陽光灑滿一室,整個辦公室瀰漫著懶洋洋的氣氛,J伏在案頭,腦海裡忽然思索起有關生命的問題。J想:難道我一輩子就這樣耽誤下去?絕對不可以!想到這裡,J不經意的抬起頭,不知哪裡來的一陣微風,輕輕地向J拂面而來。那一刻,J有了決定―立即辭掉了工作,憑著當年留學台灣,在咖啡館打工的零碎經驗,就經營起夢一般的海沙咖啡來。

海沙咖啡是個好地方,店門裝潢簡潔,海藍色的雨簷上,鋪滿了鵝黃的小夜燈,在寂靜孤清的晚上,總是給人一份額外的暖意。店裡以黃色和藍色作為主調,牆上掛了幾幀幾米的油畫,配上恰到好處的輕音樂,還有一櫃子優質的圖書。

咖啡出品頗有特色。選用的咖啡豆雖然不算頂級,泡製技術也平平無奇,但J卻調得出風味獨特的成品來。就以我最愛的Iced Mocha為例,沒有及得上星巴克的整體水平,卻有著獨一無二的人情味道。星巴克甚麼都按既定的程序作業,澳門的,北京的,抑或是美國的出品口味基本相同,保持一貫水準卻總是欠缺驚喜;J的出品則不盡相同,Iced Mocha沒有既定的模式,有時咖啡味濃得苦澀嗆口,有時奶香得讓人發膩,每次都不完美,卻每次都有不同程度的驚喜,那就是J的出品的獨有情味。

回想第一次踏足海沙咖啡的時候,我的人生正處於低谷,沉重而繁瑣的工作壓得我快要窒息,更可怕的是生命軌跡已經跟內在的本我愈走愈遠,心裡產生一份徹底的無力感。那時候,困鬱的情緒無法宣洩,我的夢想卻在非常遙遠的地方無助地呼喊,絕望地控訴著現實的我根本莫視它的訴求。我就是抱著那種困頓的情緒跑到海沙咖啡,就是以那份藍調的情懷點了一杯Iced Mocha,就是帶著非常沉重的無力感躲在咖啡館裡閱讀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來聊解鬱悶。

J其實是我的中學同學,卻是從來沒有交集的同級同學。J是村上春樹迷,是那種隨時可以引用小說內容的忠實讀者。J很安靜,當我第一次光顧海沙咖啡,即使他看見我手上的《海邊的卡夫卡》也絕不會侃侃而談,只是當送咖啡來的時候點到即止地談一兩句而已。他的個性讓人非常貼心,感到躱在他的咖啡館就是沒有任何壓力,大可隨心所欲閱讀著那非常出色的小說。

「海沙咖啡真像村上春樹小說的『入口』。」有次我向J有感而發。「那是現實世界通往理想世界的『入口』,也就是小說裡『這邊世界』通往『那邊世界』的『入口』。」J說:「對於某些人來說,這裡的確有點超現實,尤其是對於村上春樹迷來說。」我笑著回應:「就是那種感覺。」自此,我們成為了好朋友。自此,J和我經常在海沙咖啡裡大談摸不著半點邊際的有關理想的議題,有時興之所至一談就談到凌晨三時。拉下半道鐵閘,關了鵝黃小夜燈,幾桌喝過的咖啡杯堆得亂糟糟的,這裡就是我們促膝夜談的好地方。後來更有P的加入,P也是我們的中學同學,當然也是從來沒有交集的那種類型。

我們在海沙咖啡的深宵聚會,一直持續了接近二年的光景。在這二年間,我們三人的生命都有了極大的變化。二年間我們先後跨越了二十到三十的人生關口;二年間我們分別思索了自己的工作和夢想;二年間我們為了自己的前途都押下了賭注:我辭去了工作跑到校園去念書,P停職一年出走英國重返校園,J則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把海沙咖啡結束掉。

四年的咖啡店也許老了,出現疲態了。裝潢色淡了,半月形的壁燈髒了,粉牆也在不顯眼處長了壁癌,某些原來很整潔的地方出現了一些讓人不太愉快的凌亂。即使咖啡和西點還是保持一貫水準,但它的存在好像已經到了盡頭,到了不結束就無法解決一切的地步。J跟我說,他要從「入口」走出去,要從「那邊世界」回到「這邊世界」,把「入口」變成「出口」,他堅持要像《海邊的卡夫卡》裡的田村君一樣,從「出口」逃出去,並把石頭堵住「入口」,不再讓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再次踏足「那邊的世界」。

終於到了海沙咖啡的最後一夜,我偕同妻本來抱著憑弔的心情最後一次嚐一杯Iced Mocha,想要好好品味J在咖啡裡的離愁別緒。P也希望在最後一夜從英國趕回來,再一次看看這間小咖啡館,跟好朋友聚聚舊,好讓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弔詭的是,我和P都錯過了,P那一夜打了一通電話,話筒卻傳來無人接聽的長音;我和妻來到咖啡館前,徒剩下泰戈爾的那一句留白: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
但我已然飛過。

對於我來說,海沙咖啡的最後一夜一點也不圓滿,這讓我不禁悲從中來。幾年的痕跡,一點也沒有留下;當然我們確確實實走過了那些日子,但回頭好像就是沒有留下甚麼來,那是一種失落和無奈。更可悲的是,到現在,我已經無法憶起海沙出品的Iced Mocha的味道了,想得起來的只有星巴克那種保持水準卻墨守成規的冰莫卡的口味而己。

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書名: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社:台灣時報文化
日期:2007年9月

無論你是否村上春樹的小說迷,閱讀他的散文也是一件樂事。他善用輕盈而又且幽默的筆觸,記下他對於日常生活的片言雜感,讀起來令人舒暢無比。當讀到雋永的地方,你或者會點頭同意,或者會會心微笑,或者會讚嘆為甚麼村上春樹總是以一個跟別人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平凡的事情。
《尋找漩渦貓的方法》是收錄了村上春樹在90年代寫成一些散文,那時候他身在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駐校作家。那時候,村上春樹已經因為《挪威的森林》在國內外大受歡迎而成為國際文壇新晉的明星,美國早就有他的小說的翻譯本,在那邊他已經薄有名氣。只要是村上春樹的忠實讀者必定知道,《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他在旅居歐洲而寫成,而在普林斯頓的日子,他正在嘗試寫出一部超越《挪威的森林》的作品,從《尋找漩渦貓的方法》裡,我們知道他正在寫作《發條鳥年代記》,一部非常具有野心去挑戰文壇的長篇小說。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寫長篇小說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是人類耐力最嚴峻的考驗,所以他就以長跑練習來鍛鍊自己的耐性,久而久之他就愛上馬拉松,《尋找漩渦貓的方法》裡就有兩篇文章寫到他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趣事。在散文集裡面我們知道,村上春樹是個很有生活規律的作家,大清早起床寫長篇小說,早上練跑,午後就做點翻譯的工作,或者寫一些隨感式的文章。據他所說,像收入這本散文集裡的文章就是在普林斯頓的下午寫成,因為要平衡大清早寫長篇小說的巨大壓力,故此下筆特別輕盈,題材也不艱深,專寫一些生活瑣事,談談爵士音樂,聊聊養貓的經驗,或者亦都透露一些有關小說裡的獨特構思。

不過世間一般人對作家這種人似乎總有一種刻板印象,現在還有很多人相信,作家都是每天熬夜,到文人酒吧去喝酒到深夜,幾乎不顧家,還有一兩種老毛病纏身,等到截稿日期近了,才到飯店去蓬頭垢面地閉門趕稿。所以我如果說:“我晚上多半十點睡覺,早上六點起床,每天跑步,一次也沒有拖延過截稿日期,”往往會讓很多人失望(再補充聲明,我這輩子幾乎沒有經驗過宿醉、便秘和腰酸背痛)。我這樣說,人家對我這個人內在的作家神話形象,似乎會忽然嘩啦嘩啦地崩潰掉。雖然覺得很抱歉,但也沒辦法。

有過閱讀村上春樹小說經驗的讀者,一定會驚訝原來他居然是個生活得井井有條的作家,跟小說裡那些浪蕩而且不修邊幅的主角完全相反,兩者的共通點只有是率真而不做作的處事態度而已。

各位朋友,無論你是否村上春樹的忠實讀者,這本散文集都值一讀,讓我們以村上春樹的獨有視角來觀照日常瑣事,或許從一些平凡的事情中找到一點趣味來。

向世界出發


書名:向世界出發
編者:陳鳳翔、葉海旋
出版社:香港花千樹
日期:2006年6月

香港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一向在資訊節目方面的投入和產出較弱,近年製作的《向世界出發》叫好叫座,贏了口碑。陳鳳翔和葉海旋兩位作者,把這個資訊節目改編成書,由花千樹出版兩集《向世界出發》。透過文字媒介,讓廣大讀者反思和探討這個節目的兩個核心價值─“視野”和“人生”。

該資訊節目監製鄧婉媚在《序》中指出,“《向世界出發》是一個為香港人度身訂造的半紀錄片式節目”,帶領大家走遍大江南北,越洋過海,拓闊讀者的“視野”。在第二輯裡,“透過七位香港人的眼睛,我們看到了柬埔寨的傷痕,汶萊的金碧輝煌,以色列的苦難,瀘沽湖摩梭女兒國的戀愛世界,毛里求斯的起跌奮鬥,京都對傳統的尊重與執著,黃土高原上鑼鼓的激情。”

“我們由‘家’開始,以‘國’終結,經歷跌宕的人生,於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回望人生,在遙遠的地方,尋找生命的啟示。人世間的七情六慾,人生中的愛與恨,成與敗,家與國,人生追求的價值,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人生必須面對的情感反思。”

就“人生”而言,《向世界出發》最大的創意在於邀請藝人同行,在探索的途中由藝人分享箇中的體會。正如鄧婉媚所言:“就如普通香港人一樣,他曾經歷生死,他們曾經為自己的夢想與事業而努力,他們或許是虔誠的信仰追隨者,他們或許只不過是為兩餐營營役役的草根市民”。《向世界出發》記錄了每一位隨行的藝人對“生死、夢想、金錢、婚姻、愛情、信念、快樂、美醜、友情、親情”的看法,透過藝人對生命的反省擴大讀者的思索空間,讓讀者一同感受生命、思考生命。

在第二輯裡面,謝霆鋒反省自己:“不是一個善於跟家人溝通的兒子”;曾志偉感悟:“慾望是無窮無盡”;蔡少芬學懂了“被愛和去愛”;梁詠琪以平常心面對愛情的終結;廖偉雄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奧秘;汪明荃在舞台上尋找人生的價值。陳鍵鋒探索“遙遠而陌生”的黃土地。

《向世界出發》是透過著名藝人的心路歷程讓讀者“對價值觀與人生觀的一次自我反思與探求”。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的讀者們,你們是不是需要一些“空間和時間”,以此來“感受生命,反思人生”?假如你有需要的話,《向世界出發》絕對值得一讀,或許你從中可以尋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書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保羅.科爾賀
出版社:台灣時報文化
日期:2004年

最近有年青人跟我談到夢想,我想起了一本對我啟發很大的書,就是保羅.科爾賀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在西方是同《小王子》齊名的兒童文學,其繪圖本由台灣時報出版社出版。該書入選英國BBC「The Big Read―大閱讀」Top100,以及台灣金石堂Top200大眾小說類暢銷排行榜。

比起《小王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情節更曲折,卻又不失深刻的哲學意義,它探討人對於夢想的追求。故事講述一位少年,帶著羊群四處流浪。某一天,他遇上一位老人,老人告訴他,在埃及金字塔埋藏著一個屬於他的寶藏,並且鼓勵他啟程去發掘寶藏,因為這是他的“天命”。從此,牧羊少年便踏上他奇幻的尋寶之旅。在曲折的尋寶過程中,他漸漸領略生命的真諦。

小說激發讀者敢於去追求夢想。作者透過老人的話,說明“每個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都知道自己的天命”,“他們不害怕作夢,也不畏懼去渴望生命中任何會發生的事物。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一股神秘的力量將會說服人們,讓他們相信,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天命”。他揭示出為甚麼成年人總是忘記了夢想的追求,被世俗的事情像枷鎖一樣糾纏著。不過,作者告訴我們,這股神秘的力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能“淬煉你的精神、砥礪你的願力”,反而幫助你去追尋夢想。老人曾經對那缺乏信心的牧羊少年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句話無論對少年,抑或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是莫大的鼓勵。

面對最大的逆境,牧羊少年終於明白了生命的真諦:

一股愛之潮從他的心中衝湧而出,他開始祈禱。這是他從未曾說過的禱告,因為這是無聲的禱告,也沒有提出任何請求。……他看見預兆散播在地球各處以及天空中,但它們的外表並不明顯,也沒有甚麼相關的理由。他可以看見,沙漠、風、太陽、以及人,都不知道自己被創造的理由,但是那隻手在創造每一樣東西時,自有其理由。只有那隻手可以製造奇蹟,可以將海轉變成沙漠……或者將人變成風。因為只有那隻手明白,那是一項超大的設計,才能夠將整個宇宙含納成一個點,而在那一點上,六天的創造才能昇華成一個元精。

這本由保羅.科爾賀著,周惠玲譯,恩佐繪圖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單只吸引兒童,即使是年青人,甚至是成年人,說不定也深受啟發也說不定,難怪在國外大受歡迎。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埋藏在太平洋深處的回憶


徘徊在夢與醒之間,彷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徜徉於半夢不醒,一切變得既真實又模糊。眼簾沉重,無法睜開,其實沒有睜開的必要,只憑藉這一刻的聽覺和嗅覺已經足夠了。我傾聽著浮羅交怡海濤輕輕拍岸的聲音,嗅著海洋的氣息,感覺彷彿回到了太平洋深處的茂宜小島,那裡埋藏著屬於我的、但已封塵了的記憶,那是屬於年青的記憶。我彷彿再一次求得了時間的鑰匙,開啟了通往被形容為傳說之島國、夢想之天堂的大門。 我覺得斷章取義狄更斯《雙城記》猶如格言式的首句「這是最好的時光,也是最壞的時光」作為為這段回憶的註腳是最恰當的,回憶之中交織著愉悅與痛苦。一切就是從那裡開始……

一 Tell Laura I Love Her
當我踏入那間位於普卡蘭尼區的小屋,就深切地愛上了它。它有著我夢寐以求的一切:屋前的小花園、簡潔的室內佈置、沒有過剩的空間,最棒的是業主在睡床上的天花裝置了強化玻璃,拉近了星星跟我之間的距離。美中不足的是租金非常昂貴,雖然比起同區來說已經算是非常便宜,但對於一個留學生來說可謂太奢侈了。幾經思量之後,我還是決定把它租下來,即使明天就要回到大學的學習中心,向負責人申請更多的兼職鐘點也要拼命把房子租下來。十九歲的我就有著那一份任性的執著。

屋主是一位漂亮而有品味的白種女士,名字叫羅拉,年齡介乎三十至三十五之間,或者更年輕也說不定。我總是無法很容易閱讀別人的年齡,尤其是白種女性,反正她的年齡對於我來說一點關係也沒有,她只像謎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我。漂亮而充滿智慧的面孔、玲瓏而豐盈的胸脯、迷人而神秘的身段、修長而勻稱的小腿與及優雅而咬字準確的腔調,舉手投足、談吐之間讓我不期然想起「Tell Laura I Love Her」這首老歌的意境。老實說我從來不敢正視她,怕她的性感令我的袴下起了尷尬的反應。

羅拉的家鄉是在加里福尼亞,十九歲的時候抱著任性和夢想,跑到夏威夷來拼命工作,期間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努力?背負了多少苦楚與傷痛?淘空了多少青春的日子?今天,貴為國際級渡假酒店的高級行政人員就是最恰當的答案。我記得曾經問她為甚麼選擇我這個租客,她說留學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華人,十九歲更是很棒的年紀,而且更打趣說我看上去好像很憨厚的樣子,這正合她的心意。

羅拉的房子共有二幢,跟普卡蘭尼區其他的設計同出一轍,前面的是主建築物,是一幢二層高的更大更豪華的房子,中間夾著一個小花園,栽種了兩棵芒果樹,最後才是我租入的那間小屋。羅拉說她婚禮在即,婚後將會回到加里福尼亞生活,但是又不捨得這幢房子,那怕他朝一天會再次回來也說不定。於是,她便宜一點租出,希望我可以替她照料花園和房子。

羅拉更把自己的跑車留下來,同時把車匙交在我的手上,說多交一月租金便把車子轉讓給我好了。那是一輛七六年的「Nissan 280ZX」古典跑車,白色,性能良好,行走的里數相對不高,空調系統剛好更換,一個月租金的價值簡直是半賣半送。她說,十九歲成為這輛白色跑車的主人最合適不過,十八歲太年輕了,二十歲又稍嫌太大。

我從羅拉那裡借來了一套舊式的音響,加上一大堆黑膠唱片,大部份都是六七十年代經典的歌曲,那應該是她年輕時喜愛的歌曲。其中部分的歌曲有著濃厚的反戰風格,以諷刺的手法控訴戰爭的不仁和殘酷;其他還有一些輕爵士經典,「Nat King Cole」當然少不了。老實說,自此,我就彷彿中了爵士音樂的詛咒,深深地愛上了那份藍調的感覺。

二 星空下的村上世界
小屋所處的普卡蘭尼區,介乎於火山與海灘之間孤立的高原上,寧靜得很。我相信區內每戶睡覺的時間不會超過晚上九時,因為到了九時以後,燈火好像被居民全都吹滅了一樣,黑漆漆的。我想全區就只有我床前的小夜燈還是孤伶伶地亮著。

留學的生活就如一杯白開水,除了上課的時間,我總是賦閒家中。小週末的晚上,索性把功課統統置諸不理,懶洋洋地躺在床上,點起一盞鵝黃小夜燈,那微弱的光綫足夠供我閱讀就好了,靜靜的躺臥著夜讀,是消磨過剩的時光最佳方法,當然少不了輕得醉人的爵士經典恰到好處的點綴。

皎白的皓月,透過窗櫺,灑下一抺銀輝;舉頭直視太平洋的晴空閃爍著的滿天星宿;還有身邊輕輕地吹拂著夾雜著濃郁海洋氣息的微風,為這膩得醉人的夏夜,平添了一室盎然的詩意。
我總愛閱讀村上春樹的作品。想來,《挪威的森林》、《聽風的歌》、《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等名作都是在這期間所讀的。老實說,那時候我並不完全讀懂村上先生作品的意境,只是沉醉於享受他文字的沖淡和內歛,讀來有一份清澀的感覺;十九歲的我無法把握當中的內涵和底蘊,只是隱約感受到字裡行間中埋藏著某些表面很輕但內裡卻非常沉重的元素,讓人內心被他的文字觸動而泛起淡淡的哀愁。

我非常欣賞《聽風的歌》篇首的一席話,雖然不太理解,但卻深深喜歡,喜歡得甚至把它背了下來:

很久沒有感到夏天的香氣了。
海潮的香、遠處的汽笛、
女孩子肌膚的觸覺、護髮素的檸檬香、
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夏天的夢……
一切一切都跟回不來的過去,
一點點的錯開。

「少年不知愁滋味」,試問十九歲的我又如何能夠讀懂當中的苦澀?當時萬萬想不到,十年後,行將步入三十之際,驀然回首之間,方才明白那沖淡但深厚的韻味。魂牽夢絮的、青蔥微澀的、有關十九歲的記憶,早就埋藏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的深處,遠得比月亮還要更加遙遠似的。

三 牛肚米粉與雲吞麵
有否幻想被漫天星星抱著的感覺,打從心底地說,那實在是太奢侈了。

書意正濃的時候,我刻意把它擱在一旁,熄滅了燈,閉上眼睛,讓字裡行間的韻味與心緒調合,蘊釀出一股醇香。恰到好處之際,我慢慢地打開眼睛,太平洋的夜空連一絲煙雲也沒有,明朗而澄靜,星星正在盈盈的向我微笑。從來沒有跟星星那麼接近,心頭有過一絲幸福的感覺,感覺這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一息間,壓倒性的冷意忽然來襲,為甚麼我會感到寒冷?我下意識之間雙手抱著身體。

當著漫天的星宿,過著最寫意舒適的大學生活,不愁世俗的悲喜,只要好好享受著眼前的一切不就是最幸福嗎?可是,我偏偏感到徹骨的寒冷,我無法把握那一份矛盾的感覺,寒冷是生理性的還是心理性的?我分辨不清,意識已經非常糊塗了。

我應該很想分享一些甚麼吧,我應該還要追求一些甚麼吧,我應該是很滿足的,不是嗎?如此美好的生活,究竟還欠了些甚麼?

電話忽然響起,是仲雯的來電。

「還沒有睡?」

「還沒有?甚麼事情?」

「很想吃一碗熱騰騰的牛肚米粉,不過最好是老家街角那一間麵店的出品。」

「如果可以的話,我都想要一碗雲吞麵。」

「如果現在誰給我一碗牛肚米粉,立即嫁他也心甘情願。」

「別傻了,小姐,這裡是夏威夷,被孤立在太平洋深處的夏威夷群島。」

「算吧,牛肚米粉實在太奢侈了。晚了,還是早點睡吧。」

「好吧,晚安。」

放低電話,心還是戚戚然。爬起,跑到廚房拉開了廚櫃,隨手掏了一包即食麵,馬馬虎虎的煮成一碗。

不是因為肚子餓了,只是貪戀那溫暖而已。

湯碗冒著白煙,我卻沒有甚麼食慾,只是渴慕它的溫暖。我吃著,淚在不知不覺間流淌,給口感如嚼蠟的麵條添加了很獨特的味道,那也許就是鄉愁的味道。
我心中有說不盡的酸楚,感覺這是人生最壞的時光。

浮羅交怡的晚上讓人想起了夏威夷的星空,不過那已經距離我非常遙遠了。我在想,現實與回憶之間的界綫,其實並非絕對的二元對立。十九歲與廿九歲之間,讀書與工作之間,幼稚與成熟之間,我雖然無法好好把握箇中的分別,不過我還是不斷地在現有的生活中追求些甚麼而已?

這時,我早就從睡床爬起,靜靜地坐在床邊看著妻子熟睡,放下工作來到這裡渡假的她睡得很香。我預感這夜是無眠的,於是從背包中,掏出了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當著漫天星宿,繼續徜徉於村上先生的小說世界。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台南小吃的文化地圖


書名:慢食府城
作者:王浩一
出版:台灣心靈工坊
日期:2007年7月


眾多周知,台灣小吃舉世聞名。台南小吃更是地道“台灣人”(以台語發音)風味,別具特色,而且種類繁多,琳瑯滿目,讓人“嘴”不暇給。美學大師蔣勳有過在台南“尋食一天”的滋味,從大清早出發,品嚐“古早”(台語,即古老、傳統的意思)鹹粥,鹹粥與“提督”有關,“提督”暗指施琅。一碗小粥,串連起台灣幾十年的歷史。一道一道台南的小吃,一點一滴台灣的歷史,一份一份百姓的堅持,一代一代人民的生活,交織成這本由王浩一編著的《慢食府城》。

這本《慢食府城》有別於其他城市食飲指南,王浩一寫作認真,一絲不苟,絕不粗製濫造。對於一道道傳統小吃,調查研究,追訪探問,把小吃的歷史淵源、文化品位把握得透透徹徹。好像他寫年糕,就引經據典,追溯至戰國時代,洋洋灑灑寫成一則年糕的文化史。除此以外,王浩一精挑老字號一一拜訪,除了為百多年的老字號縷述一步一腳印的發跡史外,更道出了每間老字號的經營特色,好像寫到“度小月擔仔麵”,王浩一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寫:“低高度的古灶,矮攤子上一盞昏黃的紙燈籠,強調光緒年間就創始的老店氛圍。”又好像書本寫到老字號的食料,王浩一也功課做足,好像他寫“卓家手工魚麵”的用料:“入秋以後的狗母魚最為肥碩鮮美,捕獲量可以應付製作魚漿的需要。夏天,沒有足夠的狗母魚,就必需混入虱目魚肉打漿。”至於寫到小吃的製作過程,王浩一下筆更加細緻,好像他寫“民族路八寶湯”:“樸實而簡單的材料,可是製作過程都遵古法,全部自家熬製不假他人,所以品質與口味絕對精準,像紅豆就需熬煮四個小時,而且粒粒分明,入口卻又軟糜順口,豆香濃郁。其他八寶的配料,有一項迷人而彈牙的,那就是‘粉角’,完全不同別家粉角的柔勁實韌,咀嚼起來,那種在齒牙之間的經驗是少有的。”

全書分為七篇,分別為“節令祭饌篇”、“傳奇麵食篇”、“經典米食篇”、“原創小食篇”、“古老美食篇”、“特色滋味篇”和“大江南北篇”。小吃款色眾多,而且充滿著地道的台南特色,令人垂涎。好像福樂的草莓麻糬、真材實料的阿松刈包、夏家精製的手工魚麵、湯頭醇鮮的蘇家鍋燒意麵、熬得爛熟的老鄧牛肉麵、甘香的洛成米糕、彈牙的武廟肉圓、金黃的陳金塗碗粿、鮮美的石舂臼海產粥、爽口的施家小卷米粉、肥美的古堡蚵仔煎、冰涼芳香的江水號八寶湯、錦密的老店土豆仁湯、“咬口”的阿川手工魚丸湯、爽脆的赤崁浮水花枝羹、別具風味的懷舊小棧杏仁豆腐冰、懷舊的順天冰棒等等,真是多得不能盡舉,令人垂涎得筆墨不能形容。

王浩一這本《慢食府城》絕對是一部用心之作,以文化的角度去詮釋台南特色小吃。比之台南,自家澳門在小食方面絕不遜色,但就是未有有心人將之整理,編輯成書,以誌小城開埠四百多年的中西薈萃下的琳瑯滿目的飲食文化。如果他朝有日《慢食府城》有澳門版,相信精彩程絕不亞於台南版呢!

徜徉於品食與嚐書之間


書名:嚐書-視界與舌尖之外
作者:劉怡伶
出版:台灣網路與書
日期:2007年12月


有種語文修辭手法叫通感,簡言之就是把兩種感觀交互比喻,讓讀者更容易把握作者的感受。台灣有位作家叫劉怡伶,她精於烹飪,又愛閱讀,也是一位在網路上非常火紅的部落格寫手。她的部落格主題鮮明,就是圍繞著食物與書本,以情感作為經緯,寫出一本情味深厚的作品-《嚐書》。

果子離在序言裡分享,當今一代新女性,比傳統少了一份家庭負擔,烹調變得自由自在得多。劉怡伶單身,卻在自由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興之所至,隨手搭配,率性烹調,往往煮出意想不到的美食。美食往往又牽動人的七情六慾,情之所至,簡簡單單、清清淡淡都是人間最美妙的佳餚。書本抒情寫意,配合美食,調合心情,劉怡伶的生活在兩者的完美搭配之下達到一個嶄新的境界。正如果子離所說,劉怡伶“既愛書又愛吃,於是在閱讀中,往往自然而然地,想起某樣食物。有時是書中提到的,有時只是閱讀當下的一種氛圍,一分氣息,或是一個場景,就這樣把書與食物聯繫起來,建立某種密合不可分的關係。有時倒過來,從食物聯想起一本書,一則文學掌故,一段記憶。並由此說明其中的因緣,使得每本書籍、每分食物都飽含情感,幽幽淡淡,書緣,人緣,世間緣,用最真實的原味,餵養自己。”

劉怡伶記起在《查令十字路84號》裡店員塞西兒在信函中教授漢芙做“約克夏布丁”,這味甜品理所當然就成了這本書的搭配美食。《歷史學家》中的吸血鬼卓九勒就與“紅眼睛”啤酒蕃茄汁扯上聯繫。冰釀咖啡是《書店風景》最佳的搭配、“自由古巴”雞尾酒恰恰配上《傷心咖啡店之歌》的悲情、冷泡茶的回甘正好是《理想的下午》最好的詮釋。無論是《遇見怕多瓦的陽光》與藍莓奶酥蛋糕、抑或是《小國王十二月》與水果蛋糕、又或是《家庭絮語》與十香菜,都體會到作者在讀和食之間的雅淡品味。一道一道雅緻的美食,一本一本耐讀的圖書,一份一份濃厚綿密的情意,交織成一本很有深度的作品,讓人在文字之間回味無窮。

劉怡伶幽默地認為:“用品嚐食物的方式來消化一本書,儘可以大口狼吞,或是細嚼慢嚥,終究是解決心靈上的飢餓感,進行一起生命的步調;或是用閱讀的精神來準備一道菜餚,可以分析烹調方式,也可以研究食材風格,總是要滿足生理上的貪戀,成就一份生活的情調。”朋友,你願意品味劉怡伶的讀和食的美的感受嗎?如果願意的話,《嚐書》就值得一讀。讓我們一起來通感於眼睛和舌尖之間,盡情享受兩種感觀交融後的快意吧!

重讀的唐山大地震


書名:唐山大地震
作者:錢鋼
出版:中華書局
日期:2008年2月增訂版


四川大地震發生逾月。天府之國棟毀樑摧,死傷枕藉。悲痛的我不能釋懷,於是只好從書架上檢下錢鋼的《唐大大地震》重讀,希望在閱讀之中尋找一份心靈的寄託。

錢鋼在書中引述了一段有關唐山大地震非常震撼人心的話:“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向全球人類公佈了這一慘絕人寰的事實:死亡:二十四萬二千七百六十九人;重傷:十六萬四千八百五十一人。”死亡和重傷的數字讀起來非常沉重,讓人揪心,數字本身非常輕描淡寫,但只要想到那是有關人命的傷亡的數字,那就變得比喜瑪拉雅山更加沉重。因為每一條人命的背後,都有至少一個悲慘的故事。可恨的是,無論錢鋼怎樣努力去採訪,始終無法把每一個故事都搬到書頁上去。但是我相信,還有很多讀者希望盡量都關心每一個人的故事,至少我非常關心,很想知道每一個死難者的故事,因為只有深切地了解,才能讓我從世紀的悲劇中找到渴望得到的救贖。

錢鋼筆下每個在大地震倖存的人的故事都是有血有肉的。還記得那個因為震後埋在瓦礫中兩日兩夜的婦女,被救出來第一口是吸吮葡萄糖水,自此以後再也不沾半點甜的東西,因為甜味喚起她不堪回首的慘痛記憶,僥倖生存的她一生就沒有了甘甜,只剩下苦澀的、痛苦的記憶。那個用雙手不斷從瓦礫中挖掘被埋的妻子的老師,怎料一場大火把她活活燒手,他的手上還留下人油燙傷的疤痕。還有那個老軍人,地震前女兒託他在外地買一雙銀色的舞鞋,可恨的是地震以後,女兒離去而舞鞋仍在,這些年來老軍人就一直藏著這雙銀色的舞鞋,作為對於女兒的深切的懷念……

錢鋼最打動人心的就是記述了他在地震十年後重返唐山,重建的城市與地震的廢墟造成了鮮明的對比,城市在十年之間的變化同樣造成極大的反差。他寫道:“在文化路口,我停住了腳步,我又看到了十年前看見過的那一株株老柳樹。當年,樹下是聚集屍體的地方。老柳樹枝條仍然不動,彷彿在此起彼落的爆竹聲中沉思著歷史。我的眼睛發澀。人們對這些老柳樹的理解,也許遠不如它們對人的理解呵。”

錢鋼說:“二十四萬人無欵是一個悲哀的整體,它們在十年前帶走了完整的活力、情感,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殘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都遺留下來了。彷彿是不再痛苦的痛苦,彷彿是不再悲哀的悲哀。”朋友,四川大地震雖然已經發生了一段日子,救災工作可能沒有地震發生之初的爭分奪秒,不過艱鉅的重建工作才剛剛開始,當然還有災胞的心靈重建工作,可謂相當沉重。地震帶來了悲哀和痛苦,這是我們無法抵擋的;但是,我們有辦法不讓這些悲哀和痛苦持續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細水長流地送上最誠摯的關懷和祝福。讓悲劇不再,只有人間有愛,才能抵消天災的無情。

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書名: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
作者:藍麗娟
出版:台灣天下文化
日期:2008年4月

國際級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走了一條與別不同的道路。年幼家境貧窮,沒有餘力供他升學,高中輟學的他,不斷自學,終於有成,成為了一位沒有高等教育學位的建築大師。他的一個又一個驚世駭俗的建築設計方案,讓他擠身“當今在世的偉大建築師”行列,寫下了他一生的傳奇。

可能讀者會問,出自安藤忠雄手筆的設計方案的核心價值是甚麼,答案就是“愛地球、熱情、永不放棄”。他認為“必項具備愛地球的特質;其次必須具備永不放棄的特質,此外,還必須要有熱情的特質。”從安藤的一系列的作品之中,我們深刻地體會他所堅持的核心價值。其大部分作品採用清水石混凝土作為材質,著重與周遭的環境作出協調,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他“珍視大自然的感性”,要“與自然融為一體”。

最能體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就是淡路夢舞台,原本此地是關西國際機場的採砂場,青翠的山景變成不毛之地,落入安藤忠雄的手上,引入“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理念,先解決淡路島水資源匱乏的難題,在夢舞台靠山的一面植入一個地下水瓶,用來收集雨水,並循環利用雨水灌溉,滋潤所植的共三百萬株樹苗,為這一帶山坡披上了一襲青綠的新衣。就在這一帶的山頭,安藤築起了“矩形的海迴廊、山迴廊、溫室、野外劇場,亦或方形的空庭、圓形或橢圓形劇場;每棟建築都像是座巨大的雕塑,在大型舞台上交錯而立”。每當人們搭飛機降落關西機場,放眼就是淡路夢舞台的新貌。“自重生的那一刻開始,淡路夢舞台已然揮別受難陰影;她重新呼吸,每日每夜,都隨著樹木、花卉、蟲鳥一起長大;她仍然嘗試學步,學習森林的語彙;而且,她與每年前來種樹的小學生、亞洲遊客一起,正重新學習如何應對當前這個日益暖化的星球。”

其他的建築亦充份體現安藤的獨特風格。例如兵庫縣立美術館可讓人民“親近藝術、水與綠意”、大山崎山莊揉合了英式建築、日式庭園和現代建築的風格,構成了一份恬靜的和諧;地中美術館為了避免建築物干擾了瀨戶內海的美景,選擇棲身地底,只有幾個幾何狀的開口,引進自然光線配合“與自然共生”的核心理念;至於司馬遼太郎記念館就以嵌玻璃的組合,以表達大文豪筆下各種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狹山池博物館就利用巨大的清水混凝土牆與粗糙的古老堤岸構成強烈的視覺的分野,造就“文明史上的強大的對比”。

安藤忠雄的一生,成為了年青人學習的榜樣。他偶爾和台灣結緣,在摯友笹田教授的穿針引線下,千里迢迢跑到台北進行演講。怎料講座大排長龍,他深受感動:“我看到台灣學生的熱情;在日本學生身上,已經很久沒看到。”於是安藤成就了台灣學生,每年均為寶島的學子籌辦建築物觀摩團,親自帶領學生遊走於他的建築傑作: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淡路夢舞台、直島現代美術館、大山崎山莊美術館、地中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狹山池博物館、司馬遼太郎記念館、中之島線工地……安藤忠雄勉勵年青人:“有夢,就有青春”;有理想,才會堅持;有熱情,才會永不放棄。

偉大建築大師的人生體驗,給予我們最大的省思的空間,沉浸在高超的智慧中,我們必定深受啟發,獲益良多。

手牽手.共命運


書名:手牽手.共命運-走進四川大地震
編輯:香港明報
出版:香港明窗出版社
日期:2008年5月


四川地震發生至今逾月,災區汶川、都江堰、綿陽、江油、映秀……棟毀樑摧,死傷枕藉,某些地區,一瞬間在地圖上被大自然的一雙無形的手狠狠地抹走,山崩地裂,生靈塗炭。在未來中國歷史的某一頁,記載了2008年,我們除了以紅色記住“北京奧運”,還有以黑色寫著“四川大地震”。

香港《明報》在發生大地震後,迅速派員前赴四川災區採訪。這次中央政府一改以往“以穩定壓到一切”的價值取向,沒有刻意隱瞞災情,以公開、透明和以人為本的角度對待媒體的採訪,展現出強大的改革魄力。《明報》的記者順利開往災區,並且利用鏡頭和文字,為我們報道了四川的真實現場。一幕幕鮮血淋漓的慘況,一幀幀苦難深重的新聞照片,為我們處身遠方但又心繫四川的讀者帶來了災難現場的點點滴滴,讓我們跟四川的災胞共同分擔沉重的哀傷。我們沒法親身趕赴現場,只有從照片中體味天災的無情,為死者、傷者、痛失親人者、痛失家園者……致哀和默禱,祝願四川人民早一點從災難中恢復過來。

《明報》把記者冒死採訪而來的文字和照片編印成冊,出版了一本名為《手牽手.共命運-走仕四川大地震》的圖文集,全書的收益撥捐香港紅十字會作賑災的用途。圖冊共分三章,收入百多幀照片。

首章為“山搖地動,天地變色”。其中有一張照片撼動人心:峨鄉中學在地震中倒塌,拯救人員挖出一具又一具學生的屍體,家長在旁呼天搶地;李先生痛失兩名愛兒,他激動地說:“整個鎮的孩子都死掉,沒人繼後香燈了!”另外一張只一個震後空空蕩蕩的課室,通處都是瓦片廢物,一角駭然有個稍為完整的“麵包超人”的書包,圖片說明觸動人心:“書包的小主人再也不會回來。”

第二章是“拯救生命,刻不容緩”。其中有幀照片是溫總走訪災區,在錦陽九洲體育館安慰孤兒,他勉勵道:“這是一場災場,你們倖存下來,就要好好活下去。”另一幀是溫總手持擴音器,在一所醫院的廢墟中向埋在瓦礫的生還者喊話打氣。溫總的一句話“我是溫家寶爺爺,孩子們一定要挺住”鼓舞人心,領導人的關懷災民,以人為本,珍視百姓的生命是這次災難中不幸之中的大幸。這章還包括了阮姓消防員冒死爬入隨時再次倒塌的樓房狹縫中救人的照片,也有救援人員連日救災累透了倒在地上就睡的動人情況,還有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照料傷員的圖片……這一章裡充分體現了這次地震官民之間的人道關懷,印證了“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的道德風尚。

第三章是“多難興邦,為了明天”。其中有多幀照片最為打動人心:李陽趕赴倒塌的學校為好友廖波手托鹽水袋,支持埋在瓦礫中的好兄弟捱過難關,等待救援;兩名女生在睡夢中雙手緊握,互相支持抵過最艱難和傷心的時刻;年僅11歲的康潔左腳骨折,被救災人員救出時還強忍傷口的痛楚,要求醫生先救其他更有需要的人;高三學生楊明順深受救援人員的感動,立志以後要發憤讀書,當個醫生或者軍人服務民眾;溫總再到四川視察災情,在綿陽市北川中學復課時在黑板上以粉筆寫下了四個大字“多難興邦”,勉勵同學“對國家,我們要記住這四個字。我們要昂起不屈的頭顱,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顆熾熱的心,為了明天,充滿希望地向前邁進!”

圖冊最後幾頁寫道:“一點燭光,代表了,希望在中國”。最後一幀圖片,在驕陽下,下半旗的五星紅旗在微風中飄揚,圖片說明寫著:“不要忘記,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8級大地震。”我們不會忘記這個以血和淚寫進中國史冊的慘劇,但是“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慘劇喚醒了國民的道德情操,加強了國民的向心力,團結了十三億同胞的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持”,“四川雄起”,“中國自強”!

破解芬蘭教育成功的奧秘


書名: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作者:蕭富元
出版:台灣天下文化
日期:2008年1月


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是哪國呢?你的答案可能是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不對,以上熱門的選項通通不對。正確的答案是北歐小國芬蘭。《經濟學人》預言:“波羅的海將是新歐洲最大、最複雜、也最有潛力的區域。這裡有全世界最富有、經濟成長率飆得比中國還高的國家,但也看得到平等、永續、清廉、幸福。”素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稱的芬蘭,以“三E”-平等(Equality)、教育(Education)和永續(Environment)模式,憑著智慧打造出一個舉世震驚的神話。

大家可能會疑惑,芬蘭這個小國地處北極圈,除了冰雪和樹林以外一無所有。究竟憑甚麼在競爭力的評比中稱冠全球呢?靠的就是舉國上下重視教育。前總統阿賀道出箇中關鍵的因素:“十九世紀末,芬蘭出現獨立聲浪,我們思考,要如何脫離俄國,有兩種力量可以選擇:一種是武力,一種是智力。對一個小國來講,很容易做選擇。我們決定投資智力”。“不論國家或個人層次,芬蘭都很依賴教育。芬蘭家庭認為給小孩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

正因為芬蘭舉國上下重視教育,故此他們在最近三次“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ISA)中取得非常優異的功績。“教育,讓芬蘭學生成為新的‘北海小英雄’。”其成功之道在於:“擬定長期策略、堅持核心價值、改革師資”。誠如上文所言,芬蘭由政府以至民間都一致共識-教育是國家賴以生存的關鍵,大力投資教育是經營芬蘭的長期策略。至於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堅持平等精神,一個都不能少”。芬蘭的教育絕不輕易放棄學習緩慢的孩子,故此在PISA評核中顯示,芬蘭校際差距少於5%,充分體現其尊重公平的核心價值。而芬蘭的師資是世界最優秀的,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芬蘭中、小學老師必須具備碩士學歷,成為“研究型”教員,且需具備教學熱誠和創新思維才能擠身教師的行列,這貫徹他們秉持的“有能力學習,才有能力創新教學,教學才會不斷提升”理念。雖然在芬蘭當教師並不容易,但是全國上下都視老師是一門最受人尊敬的行業,國民認為“師資即國力,老師愈好,國家就愈強大”。

除此以外,芬蘭是個手不釋卷的國家。在PISA評核中顯示,芬蘭的學生具有非常優秀的閱讀能力。比起閱讀成績同樣名列前茅的日本來說,芬蘭人更愛閱讀,研究指出,其國內有18%的中學生每天花2小時,單純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台灣中研院院士曾志朗說:“教育就是生活的主軸,而閱讀就是讓那個主軸運轉得非常平順的潤滑劑。”芬蘭社會擁有閱讀的文化深度,正好輔助其教育保持高效高素質,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鏡的寶貴經驗。

芬蘭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套成功的法則,想要在下一輪的評比中佔有一席位,提升競爭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落人後,沒有甚麼捷徑,關鍵就是在於教育。只有靠智慧、知識和道德,才能贏在競爭的制高點,才能在地球村中脫穎而出。

了解真實的世界


書名:如果世界是100人村(二)-真實的世界
作者:池田香代子
出版:台灣東販文化
日期:2003年2月


《如果世界是100人村》這本繪本非常受歡迎,給人很多思考的空間。書本以非常有趣的插圖配上簡單易懂的文字,把地球比喻為只有100人的村落,從不同的角度,例如性別、性取向、人種、宗教、語言、財富、營養、食物、出生、死亡等來詮釋世界。其後出版續集,是為《真實的世界》,編者以批判的目光,重新審視“如果世界是100人村”這個議題,到底能否讓讀者真實地了解世界,並且對每個議題進行了深度的剖析,內容詳實,雖然比第一集少了一點趣味,但多了一份學術和批判的感覺,與第一集對讀,是一件非常有趣而且富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世界是100人村》的毛坯,源於2001年“911襲擊”後在網絡迅速流傳的電郵,電郵的原型是出自美國學者Donella H. Meadows的遺作《村子的現況報告》。Donella女士根據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所公佈的研究綜合成一系列的專欄文章,她把世界比作有1000人的村落,嘗試讓更多人以一個較容易理解的角度去認識當今的世界。他的丈夫Dennis博士認為:“這篇文章(《村子的現況報告》)是她(Donella)努力思索該如何將這個差別性過大的世界,以簡潔易懂的方式呈現而做的。”

Meadows夫婦沒有向轉載或翻譯《村子的現況報告》徵收任何版稅與著作權,故此有不少學者或有心人嘗試按照簡單易懂的標準把電郵改寫成篇,並且不斷發佈開去。甚至有人將Donella原來1000人的假設換算成100人,以便讀者更容易理解箇中內容。《如果世界是100人村》就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

但是當《如果世界是100人村》出版以後,除了收到預期的正面回響之餘,卻意外地激化了某些危機,例如有學者質疑其數值的正確性,批判把世界的人口換成1000甚或100人容易造成巨大的誤差,可能錯誤引導讀者,讓讀者掌握到一個並不真實的世界。況且其中有一些議題根本沒有足夠的研究調查報告作為數字的基礎,一經出版,讀者眾多,可能會引起偏離事實很遠的錯誤的讀。除此之外,有人認為在字裡行間所寄託的價值觀存在問題,近年致力世界和平工作的非政府組織(NGO)就批評:“就算不能擁有電腦,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也是一種幸福。數字所不能表現的幸福,這封電子郵件並沒有呈現出來。”而在郵件的後半部分多次出現“如果你……的話,你真是幸運多了”的敘述,日本記者中川大介就批評說:“‘冰箱裡有食物,有衣服可以穿,頭上有屋頂,有地方可以睡覺’,果真就比較幸運嗎?也有人處在這樣的環境裡,卻感受著無盡的孤獨與封閉。相反的,儘管日子過得很‘貧窮’,卻可以置身於資本主義的競爭之外,享受家人間互相扶持的幸福。”再說,有人更批判這封電郵是以“先進國家的人的立場”而寫,認為這樣對於普遍的第三世界的人民是有欠公允、歧視和殘酷的。這些批判的確讓我們對於《如果世界是100人村》所載的內容重新省思。

《真實的世界》就“世界人口”、“性別”、“年齡”、“性愛”、“人種和地區”、“宗教”、“語言”、“糧食”、“財富”、“能源”、“住家和水”、“儲蓄和車”、“教育和電腦”、“思想和信仰的自由”、“戰爭與紛爭”、“生與死”和“女子與教育”等十多個重要的議題展開深入的探討,檢索相關的研究調查報告所公佈的最新數字,嘗試以一個更規範、更嚴謹和更學術的角度去讓讀者了解當今世界的真實情況,可以說是對人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走一條快樂的學習道路


書名:走一條快樂學習的路
作者:李艷秋、李志邦
出版:台灣天下文化
日期:2007年11月


如果讀者喜歡收看台灣時事評論節目,一定會對李濤、李艷秋夫婦有深刻的印象。對,李濤就是台灣最火熱的評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的主持,而他的妻子李艷秋主持的“新聞夜總會”也非常受歡迎。夫婦二人都是出名的厲害人物,李艷秋口齒伶俐,針砭時事尖酸潑辣;李濤更像是一台加儂大炮,即使像陳水扁這個厲害的角色都慘成他的炮灰。但誰又會知道,這對叱吒台灣電視媒體的夫婦搭擋,回到家中居然也像一對尋常的父母,面對孩子,他們跟平常人一樣束手無策。目睹孩子受盡台灣教育體制的折磨,原本天真活潑的李志邦,居然變成一個慘綠少年;原來的那個“搞笑小弟”,居然終日愁眉苦臉。這個孩子,讓李濤、李艷秋夫婦牽掛了,揪心了。

其實他們跟一般的父母沒有兩樣,雖然也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但又希望孩子可以在沒有學習壓力下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成長。李志邦從小就是個天真活潑的小男孩,深得李氏夫婦的疼愛。怎料他升上中學,“搞笑小弟”歡笑不再,被每天沉重的課程壓得喘不過氣來。一天可以測驗四、五個科目,由朝到晚都是補課。除了學習,台灣學生的初中生涯好像已經沒有甚麼其他內容了。李志邦哭了多少遍,李艷秋哭了多少遍,甚至連李濤也哭了不知多少遍。終於,李氏夫婦作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就是要送李志邦出國。李艷秋說:“送邦邦出國的賭注更甚於婚姻,我可能讓他脫胎換骨,也可能扼殺他的一生。”

送孩子出國唸書的理由很多,但李氏夫婦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回原來的邦邦”。那麼李志邦要到哪裡升學呢?答案是美國。可能大家會問,美國的教育又有多好呢?而且不是問題多多的嗎?沒錯,李艷秋說:“美國教育並不完美,但是他們的精神及內涵明確而感人”。但是,試問天下哪有父母捨得與自己分離呢?當然李氏夫婦也不例外。李志邦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美國,安頓一切後,李濤因為工作而要先走一步。臨走前的一個晚上,李濤開車送志邦返回宿舍,在學校門前快要說再見的時候,李志邦忍不住抓住爸爸的手,哽咽說:“爸爸,不要走!”頓時一家三口擁著哭不成聲。平時一錘定音的李濤,居然哭成淚人;平時褒貶時弊的李濤,居然哽咽不住,說:“邦,你是我們的全部,我們太愛你,希望你快樂……”就這樣,李濤、李艷秋夫婦就把兒子的一生賭在美國的教育上。

三年過去,事實證明他們夫婦押對寶了。李艷秋感慨地說:“(美國教育)認真對待每個孩子不同的特質,沒有一個標準要求孩子向前看齊。‘你很棒’、‘沒關係,慢慢來’、‘有你這個學生真好’,這些話是老師們的基本口頭禪,盡其所能不讓孩子覺得被歧視、被拋棄、被隔離……”李濤、李艷秋夫婦明顯察覺留美三年的志邦轉變很多,他變得“成熟而負責任,自信而不驕狂,懂得自我計劃,並且督促自己要不斷進步。”志邦的轉變,相信是李氏夫婦最大的安慰。當年的抉擇,今天初嚐甜美的果實。

值得一提的是,李濤、李艷秋夫婦因為孩子志邦的成長而感慨良多。兩人都為家庭經濟足以負擔孩子留美的高昂學費而感到非常幸運。但是舉目之下,台灣還有多少貧窮的孩子被那裡可怕的教育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天都要活在沉重的讀書壓力之中,漸漸失去了自我、自信和自尊。於是李氏夫婦利用了他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立了一個教育基金,提升師資的程度,讓山區的原住民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更組織志工前赴山區,幫助貧窮的孩子好好學習。李志邦在暑假期間也加入了課輔義工行列呢!

用夢想重塑城市


書名:1%的可能
作者:李明博
出版:台灣達觀
日期:2006年10月

現任南韓總統李明博最近在政治上碰得焦頭爛額,甚至整個內閣需要集體請辭,其支持度由原來接近八成暴跌至二成。長此下去,恐怕其總統位置都難以保住。

但李明博還未當上南韓總統以前,就曾經擔任首爾市長。那時候,他是一顆璀璨的政治新星。加上他出身自貧窮的農民家庭,自少勤工儉學,發奮學習,年紀輕輕就攀上了企業社長的高位。其後又展開其政治生涯,擔任過國會議員,又在劣勢中贏得了首爾市長的位置,是一位典型的CEO式的領導人。在他擔任首爾市長期間,他實行了一個 “不可完成的任務”,就是“清溪村復原計劃”。該項計劃需要拆毀每天汽車流量高達十七萬次的高架天橋,整頓整個複雜、混亂和骯髒的清溪村舊城區,並把這個首爾市內最大的腫瘤連根拔起,恢復幾十年前小溪蜿蜒清澈的優雅環境。但這項計劃受到全市接近半數的市民群起反對,最後李明博利用CEO的管理智慧,終於把這項計劃做到完工。媒體驚訝他堅強不拔的鬥志的同時,更佩服他那無論如何都要幹出成績來的決心。終於清溪村復原計劃在一片反對聲中展開序幕,最後在一致的鼓掌聲中竣工。

有朋友可能會很疑惑,人生究竟為了甚麼呢?就好像李明博一樣,好不容易當選了首爾市市長,居然堅持要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花了多年時間與異見分子糾纏到底又是為了甚麼。原因很簡單,因為李明博有一個願景,就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條小小的溪水。所謂溪水,並不僅僅是流動的水。我們在那裡度過的時間,好像不只是流逝而過的時間,童年的記憶支配著人們的靈魂。為了這片土地上的夢想之樹,想讓它茁壯地生長在清朗的溪水溪……。”正正因為李明博有這樣的一個願景,於是他致力復完清溪村,以環保、文化和夢想作為解決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的答案。結果,李明博在只有1%的可能下成功了。

李明博最讓人感動的就是他那誠意,他在書中教授了自己如何讓反對的人動心的竅門,那就是“不要害怕反對”、 “包容意見不一致的人”和“10次不行,那就100次”。李明博非常明白,凡事都沒可能獲得100%的贊同,只要有10%的支持者就很好,因為你應該要抱著還有90%的反對者最終可能成為你的後援的樂觀態度,成功與否在於你能否以誠意打動反對者而已。李明博用人也有他的一套準則,他認為意見未必一樣,卻並不意味不能共事,懂得包容對方的言論,接納別人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步調才是團隊合作的關鍵因素。李明博亦都明白,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勸退清溪村那些長期商戶的問題上,他堅持走10次不行,那就走100次,遊說10次不行,那就遊說100次好了,就是這份傻勁,讓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他的市長任期內完成。這個本來亂象頻生的老城區,居然變成了:“清溪川流淌的不是漢江之水,而是文化,讓人們可以邊走、邊想、邊感受;如果來到清溪川,隨時都能欣賞到音樂會、舞蹈或滑稽劇……”

管治一個城市,並不只有政治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要講求“夢想+決心”,同時又要尊重這個城市過往發展的軌跡。領導者要有願景,要給市民指點城市發展的方向,這樣才能成功。誠如台北市長郝龍斌所言:“所有的創新構思應循著城市原有的歷史脈絡而行,才能保有原有蓬勃的生機;反之,如果都市更新切斷了這個脈絡,等於拔除了其人文根基,失去了記憶也等於失去了方向。”李明博的清溪村復原計劃向世人展示了一次成功的範例,台北市長覺悟了,我們的領導人們又可以在這本《1%的可能》中找到甚麼啟示呢?

上好中國國情教育的研習班


書名:中國國情新一課
作者:魯仲榮
出版: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
日期:2008年


范徐麗泰說得好,假如把中國比喻為一種動物,那必定是大象這種龐然大物。要好好研習國情,不能只窺局部,否則難免墮入瞎子摸象的陷阱。因此,國情研習需要講求高角度,以宏觀的視野審視當前中國的形勢,才能更真切地認識祖國,不至流於片面,導致只知其優勢,忽略其不足,錯估國家形勢,誤判中國國情。

《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總主筆魯仲榮,以宏觀的角度和國際的視野審視中國近年的發展趨勢,把中國國情的最新議題定為“民富、國強、盛世夢”。他剖析中國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短短的三十年間,國民已經普遍共識,祖國將必崛起。魯仲榮認為中國現正站在大國崛起的起跑點,眼前的是機遇,但更多的是重重的困難。

魯仲榮為我們剖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四代領導人,毛澤東是雄豪的開拓者,鄧小平是經濟改革之父,江澤民、朱鎔基為中國崛起的夢拉開了序幕,胡錦濤、溫家寶則著力社會改革,由急追GDP轉向“以民為念”、“講求關懷” 的核心價值。如果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無可避免地要讓某部分人先富起來,那麼今天胡、溫便要落實讓人民共富,社會要講公平,求均富。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貧富懸殊逐漸拉大,社會上只有一小部分人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而低收入的百姓,約近八億農民,長期生活在貧窮之下,日子非常難過,民怨累積,潛伏巨大的社會危機。故此由江澤民首先提出和諧社會的理念,直到胡、溫接手國政,才進一步關懷弱勢社群,以人為念。

魯仲榮為我們列舉了近四年中央經濟政策的有序調整:在2005年經濟主調是“加快發展”,內容是“強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2006年經濟主調是“又快又好”,內容是“強調發展速度,其次是質量和效益”;在2007年經濟的主調是“又好又快”,內容是“強調質量、效益和發展速度”;在2008年經濟的主調是“好字優先”,內容是“強調質量和效益優先於發展速度”。在今天的中國,再不是盲目追趕GDP,如果在保障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緩減GDP的發展速度有助社會邁向動態和諧,諳合“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講求生態、社會和經濟三方面得以和諧發展。

魯仲榮指出,當今中國雖然有胡、溫那麼高瞻遠足的領導人,但在推行社會均富的政策時卻遇上很多無形的阻礙。這些阻礙往往來自地方的固有政治勢力,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掌政者的目光往往只是GDP的成長,與周圍省份的攀比競爭,無視在經濟發展之餘人民百姓過著艱苦的生活。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觀念落差,導致胡、溫的“以民為念”、“講求關懷”的扶助政策難以落實,形成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無形的角力,造成了中國崛起其中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再者,接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問題漸次顯生。主要體現在股市、樓市出現泡沫危機;樓價急升,引發民怨;還有隨著經濟發展,國內的通脹已經亮起紅燈,民間已經流傳所謂“通脹猛於虎”的說法。教育、醫療和住房成為壓住普羅大眾的三座大山,低下階層人民苦不堪言。還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有關方面忽略了環境保育,工業污染肆虐人民,幾個不同的省份分別出現了所謂的“癌症村”。由此可見,如何重視環保教育,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是中國當前非常重要的議題。

正所謂“有危自有機”,我們的領導人顯然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知難而進”。中央領導人近年已調整治國的步調,政府講求開放,讓公民有序參與其中;又讓人民學習自治,民主由基層做起;黨內嚴打貪污腐化,強力整頓;讓司法有權,讓法官樹立威信;與媒體保持合作關係,巧妙利用第四權以作制衡;與民眾一起尋回道德價值,講求誠信友愛,重塑社會的良心……這些開明的治國策略和理念,在這次四川八級大地震初見成效。由年初雪災,到奧運聖火傳遞受阻,再到四川大地震,雖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正好讓中央和人民在不幸和苦難中獲得了寶貴的實習機會。在四川大地震當中,我們看見國家的災難訊息的開放和透明;中央一改過去穩定大於一切的策略,重視中國新興的公民力量,因勢利導,在不亢不卑下贏得了國際的認同和掌聲;更鼓動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道德呼喚,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盡見中國社會的良心。

想要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最新國情,想要知得更多有關“民富、國強、盛世夢”的方方面面,魯仲榮這本《中國國情新一課》實在不容錯過。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不可不知的遊學牛津的二三事


書名:遊學牛津
作者:王鎮偉
出版:香港明窗
日期:2008年3月


近年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家長收入增多了,便樂意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更多資源。每逢暑期,家長便為子女張羅出國遊學。他們覺得遊學好處有三:一是讓子女適應外國的學習環境,為未來可能負笈西洋而舖路;二是讓孩子學好外語,加強子女的溝通能力;三是訓練子女的獨立和自理能力,免得孩子變成“裙腳仔”。當然要參加暑期的遊學團價格不菲,選擇英、美、澳、加動輒便要三數萬元。不過,有家長認為如果能夠讓子女有機會遊學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大破慳囊也心甘命抵。

如果你準備送子女遊學,香港老師王鎮偉撰寫的《遊學牛津》就頗值一讀。王老師帶隊遊學牛津,書本介紹了世界著名學府牛津大學內龐大而且年代久遠的歷史建築群。一座又一座典雅而宏偉的古老學院,聯合起來便構成飲譽海外的世界著名學府。當你漫步牛津的古老學院之間,可以尋訪哈里波特和愛麗斯(《愛麗斯夢遊仙境》)的足跡。波利奧學院、梅爾頓學院、聖希爾德學院、眾靈學院、格寧學院、譚寶頓學院等等,牛津的歷史和文化就是從十三世紀末一直積澱下來。

遊學其實並非每一件事情都是美好的。王老師告訴我們,在牛津寄住家庭(homestay)就往往會出問題。可能由於牛津是個遊學的熱點,每年暑假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也會跑到這個大學城,故此寄住家庭可謂求過於供,導致其質素參差。在王老師筆下,就寫出了幾個負面的例子,好像他本人入住的寄住家庭的衛生條件很差,地毯發霉沒有更換,牆角遍佈蛛網沒有清理,時遭昆蟲小動物“襲擊”等等。再說他有二位學生,被編到一個“恐佈”家庭寄住,戶主的十五歲女兒高頭大馬,看上去便知不好招惹,兩個男生私下給她起了個花名“山豬乸”(Sandra)。怎料有天“山豬乸”趁母親外出,找了三個豬朋狗友回家,更挑逗兩個香港男生大現性遊戲,嚇得兩個港男雞飛狗走。天啊!牛津居然會發生這樣的性搔擾事件,真是始料不及。

書本還寫下了王老師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小經歷,趁著學生上課,他便轉到倫敦、劍橋等逛逛,順道探訪英國其他著名的旅遊景點,好不愉快。王老師也毫不吝嗇,寫下了不少有用的旅遊貼士和省錢策略,可謂非常實用。各位讀者,無論你準備遊學,抑或準備旅遊英國,這本《遊學牛津》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生命之痛


書名:生命之痛
作者:曾子墨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大家如果是鳳凰衛視的忠實觀眾,沒有理由不認識優雅睿智的曾子墨。這個樣貌娟秀而又充滿智慧的揚眉女子,畢業自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大學,並且曾在紐約華爾街任職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在其任內完成超過700億美元的企業併購和公司上巿項目後,她突然感到無法再繼續原來的工作,於是毅然辭職。機緣巧合下,她入職鳳凰衛視,並且成為炙手可熱的著名節目主持人。

曾子墨主持了《社會能見度》經已3年有餘,她走訪大江南北,從城市裡的大街小巷,到鄉間的阡陌小路。以她的真誠,並借助鏡頭記錄轉型時期中國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眾生相。曾子墨感慨:“那些畫面或殘酷,或悲涼,從不美麗,但因為真實,所以震撼。”在她的節目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崛起的背後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些故事是以血和淚交織寫成。

最近鳳凰挑選了當中的18個故事,把節目演繹成為文稿,出版了《生命之痛》。曾子墨認為“生存是人類的永恒主題,是藝術的永恒母題,也是記者、學者的永恒話題。當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透明的時候,我們有幸看到一些隱藏在社會底層的問題-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我們無法想像,在漢江流域居然有條因為水源嚴重污染而足以致命的癌症村,村莊超過7成的居民患上各種各樣的癌症。我們也無法想像這十幾年來紅透中國經濟圈的珠江三角洲,在持續增長的GDP風光背後居然存在殘酷的黑暗一面,民工在貢獻廉價勞動力之餘,因為缺乏專業培訓和安全意識而導致嚴重的工業意外,無良顧主往往置之不顧。還有一些工廠與工業學校勾結,在暑期引入廉價的少年勞工,並且過度使用,導致一些學生虛脫而死。我們更無法想像抑鬱症已經無聲無息地成為了中國城市發展的隱痛,甚至在一些人過度抑鬱而又求醫無門的情況下,釀成一起又一起的慘劇。還有法律和醫療,均成為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下所衍生的非常嚴重的問題。以上問題可怕的地方就是往往是躲在光明的背後,那是鮮為人知而不見天日的暗角,曾子墨藉著電視媒體報道出來,讓廣大的中國人民省思,到底我們是否還要繼續瘋狂地追逐GDP的無限增長。

四川地震已經昭示媒體透明度的戰略地位,我們不要再害怕報道事情的真相,只有把本來不見天日的死角暴露出來,讓人人去面對真相,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正視問題的根源,勇敢地面對問題,勇敢地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是大國崛起應有的國民氣度,才是大國崛起應有的公民力量。

褚簡寧和他的政治評論


書名:不中不英
作者:褚簡寧
出版社:Cup Magazine Publishing Limited


被譽為香港首席英文評論員的褚簡寧(Michael Chugani)的專欄,成為了政府各級官員必看的文章。他喜歡針砭時弊,瞄準政府,文筆辛辣卻又不失風趣。香港回歸以來的兩位特首,都給他評得透徹,都評到市民的心坎裡面去。

據他的好友陶傑所說,褚簡寧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香港人。然而他的父母來自印度,而祖裔又有伊朗的血統。他的行文自成一格,陶傑認為:“捧閱褚簡寧的英文政論,除了回顧香港繁華歲月中的政海機心,還可以學習上乘的英文。褚簡寧的文字,一點也不‘不中不英’,而是英語國際版圖上另一片遙遠的花園。”出版社邀請了陳維熙翻譯,陶傑評注,以英、中並列排印的形式,給褚簡寧出版了這本評論文集《不中不英》。

一向心高氣傲的陶傑對這位朋友可謂讚譽有加。褚簡寧有篇叫做〈一種新奇的民主〉剖析香港回歸以來畸形的民主生態,陶傑下了這樣的評注:“短文用簡潔的排比手法,正以作者本人在美國的經驗,說明特區的特首選舉之膚淺。但細讀全文並無一個批判的主觀形容詞,在談笑風生之中,把一個荒謬的制度挖苦至盡。寫英文評論要有氣派,不要像中文同類文章之中酸氣沖天或書生包袱沉重。褚簡寧的評論小品,題材雖多局限於一個小香港,但寫作技巧有大國風範。”褚簡寧的評論文章讀來辛辣卻又不失風趣,政論文章寫成這樣通俗易懂、饒富趣味真難得。

褚簡寧的題材其實沒有陶傑說成“局限於一個小香港”,他往往以香港的角度出發,以香港的視野觀照世界。例如他關心到美國出兵阿富汗,又痛斥布殊政府為了石油資源假借民主之名“入侵”伊拉克。他更寫到一些有關種族歧視的議題,也許出於自己族裔的關係,他對於種族歧視持一種嚴厲批評的態度,常常用辛辣的筆鋒痛罵歧視種族的政客。除此以外,他又非常關心環保議題,充分肯定曾與布殊競選總統失敗的戈爾,稱讚他為世界的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

閱讀《不中不英》,成年人可以回顧香港回歸十年的政治人物:董伯伯慈祥但無能的形象、陳方安生的“四萬”笑容、曾蔭權獨有的煲呔……生動的人物形象一一躍現紙上,令人會心一笑。年青人則可以學習褚簡寧的行文風格,正如陶傑所言:“英文原來可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另有含蓄富泰的表達方式。”

香水-文本Vs電影






書名:香水



作者:徐四金



出版:台灣皇冠






《香水》是德國大文豪徐四金的代表作。他以十八世紀的法國作為背景,寫出一個殘酷不仁的香水師-葛奴乙瘋狂的一生。《費加洛雜誌》認為《香水》是“前所未有的曠世傑作!每個人都渴望聞一下這股奇異的香水,體驗這部當代文壇的獨特的經典!”

去年《香水》被拍成電影,並由國際著名導演湯泰華執導,賓韋沙和德斯汀荷夫曼主演,據說它是德國史上斥資最巨的作品。讀者可以以文本和影片對照,兩者均以不同的感觀去詮釋《香水》的味覺世界。文本以文字抽象地狀寫香味和人性,電影則以影像和音樂來詮釋味道和情緒。文本給予讀者較大的思索空間,讓讀者沉浸在徐四金筆下沒有人性的葛奴乙的瘋狂之中,高超的文字功夫令人讀來不禁不寒而慄。相反電影則給予讀者強大的迫力,精準的配樂,恰到好處的燈光,把這個瘋狂的故事在鏡頭前拍得淋漓盡致,令觀眾驚訝於電影散發出來的那份強大的壓迫感。

主角葛奴乙是個嗅覺天才,但卻像邪惡的精靈。他的鼻子能夠分辨世界的一切味道,輕而易舉就能炮製出動人的香水。上天跟他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當他透過味道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同時,卻發現自己是個沒有體味的人。體味代表著生存,有體味,意味自己的存在;沒有體味,令葛奴乙瘋狂,他迷失,他驚惶,他尋找不到自己生存的價值。最後,他迷戀香味,那是女性的體香。只有透過蒐集最完美的女性的香味,創造出驚天動地的香水,以這種香水來支配整個世界,用以彌補自己沒有體味的遺憾。終於,在殺死二十五位少女並提取她們身上醉人的體香以後,他調配出世界上最能打動人心的香水,他試圖以這種香水充當自己的體味,但那終究不是葛奴乙天生的味道……結局扣人心弦,迫力萬鈞。

難怪《克里夫蘭平原商報》都盛讚徐四金的“精湛的說故事技巧一氣呵成,故事的高潮展現出赤裸裸的震撼。”《衛報》則認為《香水》是一部“充滿力量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內容或是文筆上,都懾人心弦。”《香水》無論是文本抑或是電影版本都很有吸引力,二擇其一就可以享受到徐四金那洋溢的才華,對照文本和電影則令讀者對於故事的本身有更深刻的思考,從而令葛奴乙這個集天才與瘋狂於一身的經典人物形象更鮮明、更突出和更深入民心。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香港文學散步


書名:香港文學散步

作者:小思

出版:商務印書館


有人曾經批評鄰埠香港是個文化沙漠,甚至有人質疑港人對於歷史冷感。或許,這是回歸以前的香港現實寫照。回歸十年,港人似乎已經懂得從歷史中尋找他們的文化根源,至少他們了解到,蔡元培、魯迅、許地山、戴望舒、蕭紅等都曾經踏足香港這片土地。有的是這裡的過客,有的是在這裡工作,有的是在這裡愛得死去活來,有的甚至是死在這裡、葬在這裡,他們都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小思教授精心為我們編寫了《香港文學散步》,引領我們走進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尋找偉大的文學家們在香港的足跡。

五四巨人蔡元培在抗日期間滯留香港,病死異鄉。出殯當天萬人空巷,憑弔一代教育大家,如今“蔡孑民先生之墓”立足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文學巨人魯迅當年任教中山大學,相中香港殖民地的身份為他提供更大的發言空間,於是在青年會舉行了兩場演講,分別是〈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寫成膾炙人口的〈落花生〉的作家許地山,任教於香港大學,致力中文教改,可惜處處碰壁,最後落得積勞成疾,死在香港。詩人戴望舒,本來攜同妻女避難香港,過著幸福的生活,怎料好景不常,妻女捨他而去。淪陷期間,詩人更被拘禁下獄,在域多利監獄寫下了〈獄中題壁〉和〈我用殘損的手掌〉等代表作。

對於前人走過的足跡,小思教授感慨良多:

前輩,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行事,為我們熟悉的或不知道的,當年為了種種原因;政治意見分歧、逃避戰火、謀求生計、追求民主自由、尋找愛情……他們從祖國大地投身到這南方蕞爾小島,把精神注入過這片土的文化土讓。南來,成就了他們與吾土的一段因緣。

回眸細看,南來文化人到這片土來,就是暫且棲身,他們都各有的嚮往,各有工作目標。他們不去別的地方,因為這片土既有接近母國的方便,也具備了可用的自由空間,讓他們盡本份向祖國發聲發光。

回歸十年,這片土上,人間漸漸在意―在意追查歷史身世,在意保育歷史痕跡,在意關懷與祖國的血脈相連。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前人足跡,珍惜香港特具的一些優點。

正如小思教授所說,“歷史是前輩走過的路”,如果我們跟著他們的步伐往前走,那麼,歷史距我們實在不遠。她認為,只要我們認知了前輩從前的故事,發現他們的步履,就會產生感情。憑著感情,我們關懷自己的土地,正所謂“吾土吾情”。各位讀者,香港可以,澳門一樣可以。只要我們多關心澳門從前所發生的故事,相信絕對不比香港遜色,只不過我們過去真的忽略了而已。

百年留學


書名:百年留學

作者:香港電台編輯小組

出版:香港中華書局


《百年中國》是一本講述近代中國學生勇敢地走出國門,遠赴海外留學的故事。香港電台編輯小組這樣說:“他們身處受盡西方列強欺凌的時代。他們背負著國家的榮辱和國人的期望”,學子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救亡圖存,振興中華”。

談及中國的學子留洋,不得不提“留學生之父”容閎。《百年留學》的第一章,都是由容閎寫起。19歲的容閎在1847年飄洋過海,抵達美國入讀高中,期後考進了著名學府耶魯大學,並於1854年取得文學士學位,成為了首位在美國一級大學畢業的中國人。容閎在後來的傳記中提及自己一生的理想,就是:“讓中國的下一代都獲得他所享有的先進教育。他希望透過西方教育,讓中國復興,變得文明和強大。”鴉片戰爭以後,容閎提出復興中國的豪情壯語特別值得欽佩。

1854年畢業回國後,容閎很想向中國政府介紹西方教育的優點,可是十九世紀的中國仍然很封閉,所以他沒機會實踐理想。直到1870年左右,他透過朋友認識了曾國藩,才開始向清政府提出派學童到美國接受教育的構想。為何當時清廷會接納容閎的提議,派少年到外國留學?因為清政府雖然保守,但畢竟知道自己的弱點;此外,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是屬於開明派,與西方人士接觸甚多,了解到學習西方文明有助改善中國國勢,加上當時他與李鴻章等地方督撫正在推動洋務運動。這些因素有力地促成了中國第一個留學團的派遣。

容閎一手促成的“留美幼童”出了不少人材,如“中國鐵道之父”詹天佑、香港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周壽臣等,其餘“留美幼童”都在不同崗位上各盡其職,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佔一席位。其後在洋務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魏瀚和嚴復成為了第一批放洋海軍學生的佼佼者,魏瀚擔任福州船政局總工程師,嚴復則選擇利用翻譯推動民主思想來救國。其後在戊戌變法後,康、梁逃往日本,在中國掀起了一陣留學日本的熱潮,黃興、陳天華、秋瑾、何香凝等後來成為辛亥革命的中堅份子。八國聯軍以後,清政府再次圖強,推出“庚款留學”,出國者包括了後來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等。辛亥革命以後,留學美國的胡適、留學日本的魯迅、留學法國的巴金等,都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猛將。期後留學海外已成為了中國知識分子開拓眼界的不二法門,高劍父留學日本、瞿秋白留學蘇聯、鄧小平到法國勤工儉學、蔣經國滯留俄國等,可謂不勝枚舉。

相信《百年留學》是一部內容充實的普及性歷史讀物,“讓讀者認識中國近代留學史及相關人物,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國的發展以至中外文化交流的狀況。”

于丹《論語》心得


書名:于丹《論語》心得

作者:于丹

出版:台灣聯經


2006年,于丹在央視節目《百家講壇》跟全國老百姓暢談閱讀《論語》心得,大受歡迎。期後于丹把講稿付梓,出版《于丹《論語》心得》,首五個月內大賣四百萬冊,又打破了國內單日最高銷售的紀錄。這部作品榮獲國內去年十佳圖書,亦榮登新浪圖書風雲榜第一名。

近年國內掀起一陣追求經典的熱潮。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孔孟經典卻又文簡意賅,于丹又是能說慣道的好老師,文章又寫得通俗易懂,大道理往往從小處入手,頗受一般大眾歡迎,雅俗共賞。

全書共有七篇,于丹暢談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些篇章,看題目好像很偉大,很艱深,于丹卻從感悟入手,以精簡淺白的語言,配上恰到好處的詮釋,安插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從而啟發讀者,打動讀者的心。

于丹怎樣詮釋經典?讓我們看看她的肺腑之言:

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經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令人敬畏到頂禮膜拜,而恰恰在於它的包容與流動,可以讓千古人群溫暖地浸潤其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歸的價值。所謂“道不遠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聖賢從來不拎著晦澀艱深的典故嚇唬人,也從來不堆砌詰屈聱牙的言語麻煩人。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慌慌地問:“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益發淡定,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個世界上的簡單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它們從不表現為一種外在的灌輸,而是對於每個心靈內在的喚醒。

于丹閱讀《論語》,往往心有所感,於是化成心語,跟觀眾讀者分享,不乏醒句。談到夫子恕道,她說:“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論及驕傲,她說:“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至於孔子談論處世待人,她則認為:“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

于丹認為,“《論語》中的簡單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塵埃,正緣於它能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會過多而倉皇。”
她不是注釋經典,重點在於“覺悟”。“受益的人也許‘覺’在某一刻,怦然心動,醍醐灌頂;也許‘悟’在漫漫歲月,用一生的歷練完成一次不可複製的解讀。”

我們大可以視這部《于丹《論語》心得》為一柄鑰匙,一柄打開二千多年經典文化的鑰匙。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書名: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作者:幾米

出版:台灣大塊文化


試問今天,誰不認識幾米?除了繪本以外,飾物、擺設、日用品,甚至信用卡等等,都有出自幾米的手筆,可謂逐漸形成一個幾米品牌,一個幾米系列。但風光背後,誰知道幾米的故事?

幾米的人生大起大落,曾經患上血癌,跌落死蔭幽谷;但女兒的出生,人生又乍現了一線曙光;自此之後,他開始了創作;在幾本成功的作品如《向左走,向右走》和《地下鐵》相繼出版以後,他在短短數年間走紅華人社區,變得炙手可熱,一時之間,無人不識幾米。《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是幾米的最新作品。

幾米最擅於把握小孩子和大人之間的矛盾。在新作中,他以天真的目光,洞察小孩子的內心世界,體諒小朋友渴望被大人理解的心靈。他又以銳利的目光,剖析大人內心世界的矛盾,對待小孩子,大人往往口是心非,他們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都是個小孩,忘記了他們也曾經被人誤解,渴望別人的關注,索求父母的愛。幾米擅於把孩子和成人的想法進行鮮明扼要的對比,配上其一貫獨特的繪畫風格,讀起來發人深省,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面對孩子,如何愛護孩子,如何找回孩子時代的純真。

等我們先聽聽小孩子的心聲:

大人說話時,希望孩子閉嘴。看電視時,希望孩子安靜。煩悶時,希望孩子消失。他們常說,孩子睡著時是天使,醒來時是魔鬼。不管醒來或睡去,我們都是天使,只是大人看不見。

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經是小孩,他們的口袋裡,曾經藏有各種怪獸,他們的腦袋裡,曾經浮現奇幻彩虹。

大人總喜歡對小孩說:“永遠永遠不要放棄夢想。”但是為甚麼放棄夢想的都是大人?

接住看看小朋友和成年人的矛盾: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大人說。“每個大人都是一本呆板無聊的教科書。”小孩說。

小孩火大時,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靜。大人火大時,小孩一定要趕快逃命。

大人希望小孩能按照他們的希望,長成一個令人羡慕的模範兒童。但大人的希望,卻總是讓小孩感到深深失望。

幾米透過繪本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所以我們都要學習道歉、改過向善,並發誓絕不再犯錯,但是如果小朋友最終變成一個令人失望的小孩,父母還願意愛他嗎?小朋友往往希望當自己變得同父母的期待不一樣時,父母仍然能夠愛他們,疼他們,讚美他們。因為幾米話:小朋友不是魔鬼,而是天使。

再給我一天




書名:再給我一天


作者:米奇.艾爾邦


出版:台灣大塊文化為




如果你得到一次可以回到過去的機會,修正過去做錯的事情,你會選擇回到生命的哪個時刻?跟誰見面?做些甚麼呢?Mitch Albom最近作品《再給我一天》可能會給你一點啟發。

Mitch Albom是個擅長利用小說探索生命意義的作家。原本是個出色的體育記者,至今為止出版了三部小說,第一、二部深受世人歡迎,翻譯成多種語言,在港澳台以至中國大陸都很熱滿,分別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和《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包括最新出版的《再給我一天》,Mitch以他一貫簡單易懂的文筆,繼續探索生命的意義。今次他觸及的題材,就係母愛。

故事講述中年男子查理,原來是個職業棒球員,因傷退役。從此他交上噩運,一生潦倒。最後查理自暴自棄,終日酗酒。妻女都離他而去,當他知道女兒連婚禮都不邀請他參加的時候,他覺得生無可戀,於是他決定要自殺。傷重的查理居然奇蹟與死去的母親重逢,而且回到老家,跟母親度過一天,母親像生前一樣,對他無微不至,甚至講出困擾查理一生的秘密,父親拋低母子的真相。

查理在自殺中沒有死去,他慶幸瀕死的經歷給他再次與媽媽相聚,他努力記住母親對他的溫柔,把以為已經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起來,他重獲新生。他從與母親再次遇那一天深深感悟愛、家庭和生命的意義:

關於那天晚上,我想得很多。我相信是母親救了我一命。我也相信,你的父母如果愛你,就會支持你,穩穩抱著你,在他們自己陷入漩渦的時候還把你抱得穩穩緊緊的。有時,這意味著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忍受了多少東西,而你也許會用無情的態度對待他們……

每一件事物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一幅畫如何掛到牆上,一個傷疤如何留在你臉上。都有故事。這些故事有時很單純,有時很艱難,而且聽了讓人心碎。但是在你自己的故事背後,永遠有你母親的故事,因為你的故事得從她那兒開始講。

我想重新來過,用對的方式與我所愛的人好好相處。

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我相信母親永遠是最懂得原諒你的一個人。我們做人孩子通常會這樣,把得到的愛視為理所當然。已經擁有的,我們從不在乎;等到失去了,才會懂得遺憾。Mitch筆下的查理,本來早就得到母親最真摯的愛,可是他卻不夠珍惜;幸好他最後都有所感悟:“但願能夠說出對媽媽的愛,而不是終日在酒精裡追悔”。Mitch告訴我們,母愛,不需要你講道理,只需要你用心去感受,接納,然後,你就得到媽媽全部的愛。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書名: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作者:簡媜

出版:台灣印刻文化


新學年剛剛開始,今個禮拜,我特別為大家介紹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它就是《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作者是台灣中生代的女作家簡媜,這本是她一家三口旅居美國所寫下的雜記文章。她的先生要到當地的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交流,仔仔就讀四年級,需要在美國展開短期的學習生涯。筆觸敏銳的簡媜,對於仔仔的學習感慨良多,她以母親的角度,寫下了一些比較東、西方教育不同之處的文章。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簡媜從仔仔的美國學習之旅,發現不少華人地區的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和誤區,作為教育工作者、家長,抑或是學生,透過閱讀這本書一定能夠獲得很多啟發。

令簡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仔仔開學時老師送他十二份小小的見面禮,每份禮物老師都親手寫下箇中的深意:

第一件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橡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膠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膠擦)。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香口膠)。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朱古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紙巾)。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硬幣)。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圈(水泡形糖果)。當你需要談一談時,可以來找我。


簡媜筆下,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從不吝嗇寫信給學生。學校教育重視孩子的個性,鼓勵他們發現問題,表達個人的意見,與人分享,跟別人理論。老師又會幫助孩子發掘個人的價值,找出孩子與別不同的地方,儘量給孩子獲得表演的機會,從而建立自信心。在老師的價值觀裡面,可以不懲罰學生就儘量不懲罰,可以獎勵學生就儘量獎勵。獲獎的同學,即使獎項多麼微不足道,但都要在每個禮拜的家長會上由校長親自頒發。在學生的學習評鑑裡面,除了著重學科成績,更著重學生的努力程度;除了著重基礎知識,更著重學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交流能力;除了著重學生的現在,更著重他們的未來。簡媜覺得家長閱讀華人地區的成績表很沒趣味,只有一大堆藍色或者紅色的數字,一點人情味都沒有;相反閱讀歐美地區的成績表就很有趣,她說“像一張尋寶地圖,讓家長看自己孩子像看一小海島,可推測其礦產、土壤、氣候與漁獲量,但也隱約顯現其宿命的天災。”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教師節將至,讓我們作為父母或師長的好好思考如何教好孩子。希望這本書能夠給大家一點反思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