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台南小吃的文化地圖


書名:慢食府城
作者:王浩一
出版:台灣心靈工坊
日期:2007年7月


眾多周知,台灣小吃舉世聞名。台南小吃更是地道“台灣人”(以台語發音)風味,別具特色,而且種類繁多,琳瑯滿目,讓人“嘴”不暇給。美學大師蔣勳有過在台南“尋食一天”的滋味,從大清早出發,品嚐“古早”(台語,即古老、傳統的意思)鹹粥,鹹粥與“提督”有關,“提督”暗指施琅。一碗小粥,串連起台灣幾十年的歷史。一道一道台南的小吃,一點一滴台灣的歷史,一份一份百姓的堅持,一代一代人民的生活,交織成這本由王浩一編著的《慢食府城》。

這本《慢食府城》有別於其他城市食飲指南,王浩一寫作認真,一絲不苟,絕不粗製濫造。對於一道道傳統小吃,調查研究,追訪探問,把小吃的歷史淵源、文化品位把握得透透徹徹。好像他寫年糕,就引經據典,追溯至戰國時代,洋洋灑灑寫成一則年糕的文化史。除此以外,王浩一精挑老字號一一拜訪,除了為百多年的老字號縷述一步一腳印的發跡史外,更道出了每間老字號的經營特色,好像寫到“度小月擔仔麵”,王浩一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寫:“低高度的古灶,矮攤子上一盞昏黃的紙燈籠,強調光緒年間就創始的老店氛圍。”又好像書本寫到老字號的食料,王浩一也功課做足,好像他寫“卓家手工魚麵”的用料:“入秋以後的狗母魚最為肥碩鮮美,捕獲量可以應付製作魚漿的需要。夏天,沒有足夠的狗母魚,就必需混入虱目魚肉打漿。”至於寫到小吃的製作過程,王浩一下筆更加細緻,好像他寫“民族路八寶湯”:“樸實而簡單的材料,可是製作過程都遵古法,全部自家熬製不假他人,所以品質與口味絕對精準,像紅豆就需熬煮四個小時,而且粒粒分明,入口卻又軟糜順口,豆香濃郁。其他八寶的配料,有一項迷人而彈牙的,那就是‘粉角’,完全不同別家粉角的柔勁實韌,咀嚼起來,那種在齒牙之間的經驗是少有的。”

全書分為七篇,分別為“節令祭饌篇”、“傳奇麵食篇”、“經典米食篇”、“原創小食篇”、“古老美食篇”、“特色滋味篇”和“大江南北篇”。小吃款色眾多,而且充滿著地道的台南特色,令人垂涎。好像福樂的草莓麻糬、真材實料的阿松刈包、夏家精製的手工魚麵、湯頭醇鮮的蘇家鍋燒意麵、熬得爛熟的老鄧牛肉麵、甘香的洛成米糕、彈牙的武廟肉圓、金黃的陳金塗碗粿、鮮美的石舂臼海產粥、爽口的施家小卷米粉、肥美的古堡蚵仔煎、冰涼芳香的江水號八寶湯、錦密的老店土豆仁湯、“咬口”的阿川手工魚丸湯、爽脆的赤崁浮水花枝羹、別具風味的懷舊小棧杏仁豆腐冰、懷舊的順天冰棒等等,真是多得不能盡舉,令人垂涎得筆墨不能形容。

王浩一這本《慢食府城》絕對是一部用心之作,以文化的角度去詮釋台南特色小吃。比之台南,自家澳門在小食方面絕不遜色,但就是未有有心人將之整理,編輯成書,以誌小城開埠四百多年的中西薈萃下的琳瑯滿目的飲食文化。如果他朝有日《慢食府城》有澳門版,相信精彩程絕不亞於台南版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