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澳門舊事
作者:歐平
出版: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舊事―歐平濠江昔日風貌攝影集》是由澳門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於二零零五年七月出版。澳門攝影家歐平,原澳門日報財務課主任,為新聞從業員已有四十餘年。他業餘愛好攝影,多年來一直以鏡頭拍下澳門的蛻變,娓娓道來小城昔日的往事。在這些黑白老照的呼喚下,往日澳門街的六、七十年代的情景又再現眼前,那是多麼叫人惦念的情懷。
藝博館館長吳衛鳴先生說的好,「對個人而言,某些記憶的忘卻,也許帶來內心深處的失落與無奈,但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城市而言,集體記憶的消失,卻是個難以彌補的損失。」二零零四年,歐平先生慷慨地將多年來的心血作品,贈送予藝博館,讓廣大澳門市民獲得一份屬於我們小城的厚重的禮物―有關這個城市六、七十年代的集體記憶。
全書共分四個章節。首章「澳門風光」,〈澳門市區舊貌〉拍攝了七十年代的工人球場和新麗華廣場、〈波光帆影〉和〈日出帆影〉不經意流露小城恬靜的漁村風味;〈霧鎖松山〉、〈西灣漁泊〉和〈昔日的殷皇子馬路〉中的小城瀰漫在霧氣裡,像煙如夢,有一份朦朧的距離的幽美。第二章「民生百態」,〈歸家路上〉、〈假日好去處〉和〈小小漁民〉中的幾個天真好動的小孩,給人一種七十年代好像活起來的感覺;〈霧夜候客〉和〈巴士站〉則讓我們緬懷三輪車和老式巴士的古樸韻味;數幀〈颱風過後〉,拍下了天災的無情和貧民家園的凋零。第三章「國慶牌樓」和第四章「文藝節目」記的便是澳門居民長久以來濃郁的愛國情愫:議事亭前的「天安門」牌樓宏偉得幾可亂真、南光公司的國慶牌樓燈色璀璨寓意祖國的苦盡甘來、夜色中牌樓上閃爍的金星滿有繁華昌盛的景貌……老照片還見證了萬人空巷的工人球場上上演的多采多姿的文娛節目:革命樣皮戲如〈白毛女〉、〈沙家濱〉、〈紅色娘子軍〉、〈南海長城〉和〈杜鵑山〉等,雖然老早俱往矣爾,卻還有著那個年代的深刻烙印,永不殞落和磨滅。更有趣的是,照片上當日年青的小伙子、嬌麗的美少女,今天或許已經獨當一面,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了,從照片中尋熟臉,可謂趣味盎然。
這本能「讓廣大市民及海外遊人有機會再次回顧小城的昔日往事,細味那夾雜著勞動汗水與天真純樸的豐富都市表情」(吳衛鳴語)的攝影集,定然為曾經在那個時代揮灑青春的、抑或是後生而追慕往昔的擁有一份愉快的閱讀經驗,那是屬於我們澳門小城成長的點點滴滴。
藝博館館長吳衛鳴先生說的好,「對個人而言,某些記憶的忘卻,也許帶來內心深處的失落與無奈,但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城市而言,集體記憶的消失,卻是個難以彌補的損失。」二零零四年,歐平先生慷慨地將多年來的心血作品,贈送予藝博館,讓廣大澳門市民獲得一份屬於我們小城的厚重的禮物―有關這個城市六、七十年代的集體記憶。
全書共分四個章節。首章「澳門風光」,〈澳門市區舊貌〉拍攝了七十年代的工人球場和新麗華廣場、〈波光帆影〉和〈日出帆影〉不經意流露小城恬靜的漁村風味;〈霧鎖松山〉、〈西灣漁泊〉和〈昔日的殷皇子馬路〉中的小城瀰漫在霧氣裡,像煙如夢,有一份朦朧的距離的幽美。第二章「民生百態」,〈歸家路上〉、〈假日好去處〉和〈小小漁民〉中的幾個天真好動的小孩,給人一種七十年代好像活起來的感覺;〈霧夜候客〉和〈巴士站〉則讓我們緬懷三輪車和老式巴士的古樸韻味;數幀〈颱風過後〉,拍下了天災的無情和貧民家園的凋零。第三章「國慶牌樓」和第四章「文藝節目」記的便是澳門居民長久以來濃郁的愛國情愫:議事亭前的「天安門」牌樓宏偉得幾可亂真、南光公司的國慶牌樓燈色璀璨寓意祖國的苦盡甘來、夜色中牌樓上閃爍的金星滿有繁華昌盛的景貌……老照片還見證了萬人空巷的工人球場上上演的多采多姿的文娛節目:革命樣皮戲如〈白毛女〉、〈沙家濱〉、〈紅色娘子軍〉、〈南海長城〉和〈杜鵑山〉等,雖然老早俱往矣爾,卻還有著那個年代的深刻烙印,永不殞落和磨滅。更有趣的是,照片上當日年青的小伙子、嬌麗的美少女,今天或許已經獨當一面,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了,從照片中尋熟臉,可謂趣味盎然。
這本能「讓廣大市民及海外遊人有機會再次回顧小城的昔日往事,細味那夾雜著勞動汗水與天真純樸的豐富都市表情」(吳衛鳴語)的攝影集,定然為曾經在那個時代揮灑青春的、抑或是後生而追慕往昔的擁有一份愉快的閱讀經驗,那是屬於我們澳門小城成長的點點滴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