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天天向上
作者:榮念曾
出版:台灣大塊文化
日期:2008年5月
有人認為漫畫是次文化的產物,不入藝術的主流。但香港著名的文化產業家榮念曾先生一生就以漫畫這種媒介,探討政治、文化、語言和藝術等嚴謹議題,卓有成就,並且出版一本《天天向上》概念漫畫,非常具有深度,令人深刻地反思漫畫這門藝術到底是些甚麼。
我們普遍認為漫畫等於說故事,那是最基本的創作模式,甚至被捧為漫畫創作的金科玉律,沒有故事作為主題的成品根本不能視之為漫畫。可是榮念曾並不苟同,他對於說故事的模式一概不從,而他的漫畫創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重新審視漫畫的定義”。國際設計管理學會顧問劉小康認為:“‘一格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是‘漫畫’,是‘電影’,是‘相聲’。表面看來,他探索的只是語言和圖像的關係,但實際上他所關懷的是概念如何形成、規範如何形成,以至如何打破這些規範和提出無限個改變或改善的可能性。”榮念曾的漫畫,刻意瓦解一些固有的金科玉律、創作權威,嘗試探討漫畫的新生命和發展方向,明顯有著濃厚的後現代解構主義的思考,令人深省反思漫畫這門藝術。
榮念曾的可貴之處,就是在於他敢於打破既有的框框。對於藝術這門要求不斷創新的文化來說,只有不斷的革新才能有所發展。如果只是守舊,滿足於現狀,藝術早就不再是藝術了。當然,香港漫畫界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已經紅透半邊天,那時候的《玉郎漫畫》、《龍虎門》、《如來神掌》等風靡萬千青少年,及至八、九十年代的《天下》、《刀劍笑》、《黑豹》等,把香港漫畫推向頂峰,一代畫壇名將如黃玉郎、馬榮成等炙手可熱,風頭一時無兩。可是,九十年代以後,香港漫畫進入了一個沉寂期,現在社會的漫畫主流已經被日本完全佔據,曾經火紅的香港漫畫事業跌至谷底。好一個榮念曾具有野心,企圖扭轉香港漫畫的困境,開拓一條更寬更廣的發展道路。
上下三格漫畫的概念基本上可以說包含一次寫對白的練習。作為一個對話的結構,當然,首先是如何回應漫畫本身設計內容的對話,比如每格裡兩個相同的人物,比如這兩個人都是手插袋,比如兩個人一左一右,面對面,比如兩個人都沒有嘴巴;至於兩個人頭上的空間,可以提供來回“三次”填入的對白,可以是一問一答形式,也可以不是;根據如是設計內容的框架下,如果是一問一答形式,可以怎樣發展成一次溝通對話的經驗。在最後回合的對話是否就是三次對白的結論?最後的回合,右邊的人物是否有最後作結論的權力。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底限概念藝術的實驗,也是一次處理文字影像互動的實驗,也是一次學問的實驗。
“戳破語言的氣泡,戳破氣泡的文化”是《天天向上》中概念漫畫的終極關懷。政治、文化、語言和藝術之間如何相互突破,組成超出“四項相加等於四”的最後答案就是榮念曾長期以來的奮鬥目標。漫畫在榮念曾手上再不庸俗,變成一門高深的藝術;香港漫畫由榮念曾找到一個突破口,有望衝破這些年來的死胡同,為香港漫畫藝術“指向上一路”。
作者:榮念曾
出版:台灣大塊文化
日期:2008年5月
有人認為漫畫是次文化的產物,不入藝術的主流。但香港著名的文化產業家榮念曾先生一生就以漫畫這種媒介,探討政治、文化、語言和藝術等嚴謹議題,卓有成就,並且出版一本《天天向上》概念漫畫,非常具有深度,令人深刻地反思漫畫這門藝術到底是些甚麼。
我們普遍認為漫畫等於說故事,那是最基本的創作模式,甚至被捧為漫畫創作的金科玉律,沒有故事作為主題的成品根本不能視之為漫畫。可是榮念曾並不苟同,他對於說故事的模式一概不從,而他的漫畫創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重新審視漫畫的定義”。國際設計管理學會顧問劉小康認為:“‘一格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是‘漫畫’,是‘電影’,是‘相聲’。表面看來,他探索的只是語言和圖像的關係,但實際上他所關懷的是概念如何形成、規範如何形成,以至如何打破這些規範和提出無限個改變或改善的可能性。”榮念曾的漫畫,刻意瓦解一些固有的金科玉律、創作權威,嘗試探討漫畫的新生命和發展方向,明顯有著濃厚的後現代解構主義的思考,令人深省反思漫畫這門藝術。
榮念曾的可貴之處,就是在於他敢於打破既有的框框。對於藝術這門要求不斷創新的文化來說,只有不斷的革新才能有所發展。如果只是守舊,滿足於現狀,藝術早就不再是藝術了。當然,香港漫畫界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已經紅透半邊天,那時候的《玉郎漫畫》、《龍虎門》、《如來神掌》等風靡萬千青少年,及至八、九十年代的《天下》、《刀劍笑》、《黑豹》等,把香港漫畫推向頂峰,一代畫壇名將如黃玉郎、馬榮成等炙手可熱,風頭一時無兩。可是,九十年代以後,香港漫畫進入了一個沉寂期,現在社會的漫畫主流已經被日本完全佔據,曾經火紅的香港漫畫事業跌至谷底。好一個榮念曾具有野心,企圖扭轉香港漫畫的困境,開拓一條更寬更廣的發展道路。
上下三格漫畫的概念基本上可以說包含一次寫對白的練習。作為一個對話的結構,當然,首先是如何回應漫畫本身設計內容的對話,比如每格裡兩個相同的人物,比如這兩個人都是手插袋,比如兩個人一左一右,面對面,比如兩個人都沒有嘴巴;至於兩個人頭上的空間,可以提供來回“三次”填入的對白,可以是一問一答形式,也可以不是;根據如是設計內容的框架下,如果是一問一答形式,可以怎樣發展成一次溝通對話的經驗。在最後回合的對話是否就是三次對白的結論?最後的回合,右邊的人物是否有最後作結論的權力。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底限概念藝術的實驗,也是一次處理文字影像互動的實驗,也是一次學問的實驗。
“戳破語言的氣泡,戳破氣泡的文化”是《天天向上》中概念漫畫的終極關懷。政治、文化、語言和藝術之間如何相互突破,組成超出“四項相加等於四”的最後答案就是榮念曾長期以來的奮鬥目標。漫畫在榮念曾手上再不庸俗,變成一門高深的藝術;香港漫畫由榮念曾找到一個突破口,有望衝破這些年來的死胡同,為香港漫畫藝術“指向上一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